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湖北省首届“BIM+”智慧建造技能大赛侧记
2018-06-21 17:46:00 来源:荆楚网

数百名一线建筑工人同台竞技,“空中造楼机”、“放样机器人”等建筑黑科技闪亮登场。6月20日,由湖北省总工会、中建三局和长江BIM技术联盟联合主办的省首届“BIM+”智慧建造技能大赛在汉开赛。

“空中楼阁”平地起

“满堂架搭建、剪力墙支模、墙体砌筑?!?/p>

9名选手时而在空中挥舞双手,时而俯身砌墙,全身心地“在空气中”忙碌。没有任何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具,他们头戴特殊“眼睛”、手持VR设备,要在最短时间内建设一栋高质量的“大楼”。

通过背后3块大屏幕,观众感受到他们的施工进度。原来,选手们通过VR所看到的图景,也全部投影在大屏幕上。

不到10分钟时间,绿色发展队3名工人率先搭建起一座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大楼”。

“太棒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模型,还能通过虚拟现实环境身临其境地动手操作?!被竦肂IM+VR虚拟现实场景建造比赛第一名的建筑工人王俊一脸兴奋。

据介绍,正在建设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就使用了BIM技术。BIM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以前的建筑设计,多采取CAD电脑二维平面制图,而BIM可在电脑上制作出建筑的三维立体模型,还未建成就能提前“虚拟建造”,还能生成内部管线走向,以及梁、柱、墙体的材质、尺寸等信息,可谓提前打造“空中楼阁”。

智慧建筑 “解人意”

此次技能大赛在全国最大高校体育场馆——武大体育馆项目举办,它也是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羽毛球赛比赛场馆。

这个宏大建筑,有一扇扇“聪明”天窗,能与消防、新风系统默契配合,敏捷地判断室内外环境、调节自身开关状态。下雨时,或当风速超过设定风速时,它会自动关闭。当然,这个“聪明”的小家伙还能在传感器的指挥下自动完成通风换气,达到“自然烟囱效果”。即使没有风,热气流上升也能促进室内空气流动,使场馆内的人感觉舒适。

更为神奇的是,项目考虑了军运会羽毛球比赛对风的要求,组建的BIM团队通过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对比赛场馆进行了气流组织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空调送风效果及其对比赛场地的影响,为不同赛事模式下进出风口布置提供了相关技术参数。

场馆里还有最“傻瓜”的灯光。照明场景设置为多种模式,通过个人电脑、手机点击不同场景,一键切换,实现“傻瓜式”操作。

“秘密武器”建奇功

“看,那是什么?”循声望去,一幢建筑物的外墙上,一个长长的“排刷”正轻巧地扫过。所到之处,外墙立面立马形成了平整的混泥土墙面。原来,这是建筑业的新武器“墙面抹灰机”在小试牛刀。

这个智能墙面抹灰机8个小时可以抹灰400至600平方米,相当于15至20名工匠8小时工作量,比人工省灰料25%,且垂直度、平整度比人工误差小,符合国家新标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秘密武器里还有一个新骑兵“放样机器人”。这个在BIM驱动下的机器人,验收精度可突破性地达到毫米级。碰上再严苛的验收,一样胸有成竹地应对。

压轴出场的是中建三局首创的“空中造楼机”。它的顶升力达4000多吨,建筑施工在千米高空如履平地。即便8级大风,也照样平稳推进。 这个“造楼机”在438米的武汉中心、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等全国90%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上屡建奇功。4天一层的施工速度,展现了中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李淼磊介绍,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是施工项目提高安全、质量、施工效率的“秘密武器”。作为全球最大建筑市场,国内建筑行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实现建造过程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蔓 杨麟 通讯员张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