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 记者 白菲斐 通讯员 周晏安
21岁参加工作,在马路上坚守10年,只为这个城市更干净。31岁开始管理公厕,在解决群众如厕“小事”上,不断研究与创新,只为市民如厕更方便。
国家推行“厕所革命”以来,让她对自己所干的“事业”更有信心了,她说,厕所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探索“厕所革命”便民化服务的道路永无止境。
她,就是襄阳市襄城区公厕公司负责人王莉。
爽朗、直率的笑容,都是王莉身上鲜明的标签。记者 刘涛 摄
清扫街道:凭劳动吃饭不丢人!
1977年出生的王莉,1998年大学毕业后,恰逢环卫公司招考。受父亲30多年环卫工作的影响,王莉也毅然报了名。当时,她觉得,无论啥工作,都是需要人努力去干的,再说,环卫工人被称作“城市的美容师”,这份职业应该还不错。
可事实并非王莉想的那么简单。
第一天上班,就是凌晨三点到岗。从家里到工作地,骑自行车需要15分钟。王莉定着闹钟,可凌晨两三点,正是人熟睡的时候,起床成了最艰难的事情。爸爸王启群早早地穿戴整齐:“走,我送你去上班!”
王莉一骨碌爬起来,和爸爸出了门。从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降温下雪,每天凌晨,在襄城南街,都能看见王启群陪伴王莉骑车去上班的身影。
扫地,看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又不那么轻松。刚开始,王莉干劲十足,拿起大扫帚就使劲往前扫,想把道路早点扫干净???,越使劲,胳膊越觉得沉重,手也被粗糙的扫帚磨出好几个大水泡。
“扫地也是有诀窍的。扫把要握紧,不能来回晃,扫地不能追着往前扫,而是要退着往后扫,这样更省力?!痹诶贤碌闹傅阆?,王莉很快适应了这份工作。
工作没了问题,但心里却别扭起来。南街临街商户居多,需要王莉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去收垃圾,但大家总是不配合,收的时候说没有,等她一离开,大家又把垃圾丢在大门外。更有甚者,王莉一边在前面扫地,路人一边在后面丢垃圾,面对王莉的劝导,一对吃甘蔗的小情侣还轻蔑地说:“你不就是一个扫地的,我不吐垃圾,你哪有事情干,岂不是可以下岗了!”
为此,王莉彷徨过、犹豫过。但回去和同事们一诉苦,大家都遭遇着不同的委屈,再看到同班的大姐们一步一步地往前扫、一车一车地向前拉,一年一年地往下干时,王莉暗下决心——我凭自己的劳动吃饭不丢人!她们能行,我也能行!
就这样,王莉在清扫的道路上坚守了下来。十年的扫帚之旅中,王莉累计清扫道路2000公里,清理垃圾500多吨。每当她看到人们在洁净的城市里休闲漫步时,王莉便有着满满的自豪感:凭借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古城襄阳的干净整洁,我骄傲!
王莉正在移动公厕内清洁面盆。记者 刘涛 摄
管理公厕: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2008年,襄阳开始免费对市民开放公厕,整个城市的公共厕所实行统一管理,这个时候,环卫公司急需一名公厕管理者。31岁的王莉在环卫队伍中比较年轻,被领导推荐担任公厕公司襄城片区负责人。
在许多人看来,公厕管理是一项极普通又平凡的工作,无非就是拖拖地、擦擦墙、冲冲池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但王莉却不这么认为。刚接手公厕管理,就接到无数来电:这里公厕水龙头坏了,那里公厕便池堵了,还有冲水脚踩阀被盗了,夜晚电灯不亮了等各种问题向王莉袭来。
“要想把管理工作干好,就必须深入到一线,查找问题、寻找对策、破解难题?!蓖趵蚩甲攀侄韵宄?1个公共厕所进行摸底:公厕在什么位置?有几个蹲位?平时如厕人流量有多大?化粪池如何施划?下水道怎么铺设?同时,王莉积极向保洁人员、维修人员、疏掏人员请教,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脑勤。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王莉不仅将片区所有公厕的基本情况摸透,还能将各种维修材料的种类、规格、用途、性能分得一清二楚,甚至基本的维修技能、粪井疏通她都学会。
在摸底中,王莉发现,有些公厕地势低,洗手时水龙头出水压力大,经常喷得人浑身湿透,于是,她对公厕面盆的上水管进行添加垫片处理,解决了市民如厕后洗手不便的问题,也节约了用水;有些公厕冲水的脚踩阀经常滑丝,市民踩着冲水不得劲,王莉便改装了脚踩阀内芯,延长了脚踩阀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脚踩阀踩板被盗,王莉花很长时间思考,最终采用冷拔丝制作成踏板替代踩板,有效遏制了脚踩阀踩板被盗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莉对公厕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群众“如厕”不是小事儿,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得爱这行!任何问题都要尽心尽责去解决。
有一次,市民反映襄城区王府口社区一处化粪池严重堵塞,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希望有关部门能管一管。得知情况后,王莉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调来清掏工程车。来到现场,经观察发现,化粪池上面有建筑物,要想打开池子上面的盖板很困难。于是,王莉跟同事商讨,决定临时开挖,抽出里面淤积的杂物,暂时将堵塞的管道疏通。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王莉反复思考,并多次请教有经验的老同事,终于找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在化粪池侧旁埋入大口径的管道,把粪水引出,既方便了清掏,也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
短短一年的时间,王莉从一个公厕管理外行成为内行,由她组织开展的小革新、小创造就有6项之多,这些发明创造不仅不仅提高了公厕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成本,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王莉在公厕前操作示范。记者 刘涛 摄
厕所革命:便民化服务无止境!
工作干得越久,王莉对市民“如厕”的事儿看得越重,她说,公共厕所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窗口”单位就要更加注重形象。于是,她坚持对辖区内的公厕进行巡查考核,每周两次,集中公示检查结果。
有保洁人员私下抱怨王莉平常检查太频繁、要求太严,说只要上级部门检查那几天突击清理,应付过去就行了。对于这种思想,王莉非常重视,多次跟这些员工谈话:“我们工作不是为了做给领导看,而是实实在在为了市民有更好的如厕环境?!?/p>
在王莉的反复教导下,公厕保洁人员转变了服务意识,大家把过去厌烦的工作状态转化成积极为市民提供良好如厕环境的动力。在王莉的带动下,厕所干净了,市民更满意了,王莉也因此受到了组织上的嘉奖。2013年,王莉被湖北省住建厅授予“全省优秀环卫工人”称号;2014年,她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获得荣誉,王莉没有骄傲,而是坚守在“公厕”阵地上不断思考,不断为市民解决难题。有的公厕水压小,大便不容易冲走,她认真思考,将原有的大便器脚踩阀冲水改为水箱式冲水;有的市民手机掉进便池,为了信息存储卡,她不嫌脏臭帮助打捞;有时候偶遇停水,他便晚上自己一人到汉江里提水保洁,回到家后累得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丈夫心疼地抱怨道:“你是负责人,又是个女同志,安排其他男员工去做就行了嘛!”她却说:“工人们也很辛苦啊,坚持等水来了就好了?!?/p>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公共厕所”也成为这两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基层从事厕所管理的王莉也被推选为2017年湖北省党代表和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她专就“厕所革命”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厕所管理更要精细化、温情化,比如厕纸入篓整体清运,每个小隔间设置内开门、安装放手机的小隔板等等。
“现在新建的厕所不仅有普通蹲位,还有残疾人坐便器、婴儿护理台,我们不像过去只是简单地冲洗地面,还要将每一处墙体抹干净,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们探索便民化服务的职业精神永无止境!”王莉表示,自己将坚守在“厕所”这一方天地间,用专业的态度换来市民更大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