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不再一家独大 2018开年剧集体“转弯”
《风筝》剧照
2018年1月17日讯(长江日报 记者耿愿)电视圈的开年档,无疑承载着平台打响新年开门红的愿望。今年开年剧的集体“转弯”,也让2018开年档变得丰富多彩。古装戏的让路,给了青春题材、刑侦涉案、都市情感等现实主义题材更多的亮相机会,也打破了往年均是高昂造价的古装剧垄断开年档的规律。
一线卫视集体换剧忙
在收视冠军剧《风筝》收官后,北京卫视安排正在其周播剧场播出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接档。一个正在播出的周播剧“逆势”杀入黄金档,在一线卫视激烈的收视厮杀中,这样的排播“玩法”还是头一遭。北京卫视的官方说明为,“在经过上级机关严格审核并批准同意后,北京卫视黄金档品质剧场将于1月12日以日播两集的形式从头播出此部作品,以响应广大群众‘好剧不上黄金档太浪费’的真实呼声”,并认为此举是“绿色创新编排、优化资源配置之举,也体现了播出平台对优秀文化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扩大化传播”。
在这一档期作出调整的,还有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原本计划在这一档期排播的《如懿传》《巴清传》(原名《赢天下》)等古装大制作因故搁浅。“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大卫视紧急调整《好先生》系列的第二部《恋爱先生》接档,于1月12日登陆黄金剧场。
此外,列入今年开年大剧的《莫斯科行动》(浙江卫视)与《我的青春遇见你》(湖南卫视),一个是刑侦涉案剧,一个是怀旧青春剧,均是以往罕见于该档期的冷门题材。作为夏雨的荧屏回归之作,前者口碑不俗,豆瓣评分高达8分;后者也不示弱,拿下了收视榜冠军。
开年档瞬息万变预示新风向
《如懿传》《巴清传》,大女主作品对垒的情况,并没有在开年出现。相反,这两部作品陷入各自的麻烦。前者宣称正在后期完善中,后者名字改了又改,如今又被秦粉联名上书,恐面临大改的局面。
无论是这两部大制作触动的“限古”开关,还是《琅琊榜2》最初不得不“流落”晚间周播的无奈,可以预见的是,这一系列波折势必将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对造价高昂古装巨制的投入与生产。对于影视公司而言,如今动辄几亿起的制作规模,最耽误不起的就是时间。上一个例子,坐拥杨洋、宋茜两枚流量保障,被压箱底几年的《茧镇奇缘》,播出后几无水花。而对于黄金剧场依然是“生命线”的电视台而言,换台、调档、上星变网播等不确定因素增多,也让卫视对这类大制作的态度变得愈发审慎。从这个开年档不难看出,不少造价更低的独播剧品质不错,收视并不差,比如《余罪》导演张睿的新剧《莫斯科行动》。相较于联播大剧来说,这类剧集的性价比显然更高,而且独播剧多是现实主义题材剧,制作成本和政策风险都较古装剧低,档期也易调控。
说到底,面对越发严苛的外部环境,侥幸或者投机的“赌博”心态不再可取,内容制造商和播出平台亟须正视的,是对作品、对行业、对观众抱有敬畏之心。
这才是开年档应有的样子
2018年开年和往年不太一样——没有一水儿的古装IP、流量“花生”,没有高热度与低口碑齐飞的怪诞景象,看起来水声不够响,但竟也一口气出了4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品质剧:《风筝》8.5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虎啸龙吟》都是8.4分,《莫斯科行动》8.0分。从争抢热度到回归理性,良心剧从稀缺资源到见怪不怪,这似乎才是开年剧应有的样子。
2017年的《孤芳不自赏》、2016年的《芈月传》、2015年的《武媚娘传奇》,向前追溯三年,大女主古装、仙侠玄幻剧一直是开年或跨年荧屏的“宠儿”,同样,它们也总能迅速掀起年度观剧(吐槽)热潮。2018年,这样的“盛况”不再。古装剧不再一家独大,说好的《如懿传》《巴清传》(原名《赢天下》)两位重量级选手都未能如约上场,谍战剧、都市剧、刑侦剧、青春剧等多个题材都得以有机会走上了开年荧屏。各大卫视也有意调整着购剧和排播策略,不再“一个筐里捡鸡蛋”,对价格昂贵的大IP剧态度愈发审慎,排播不同类型独播剧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各家平台的气质也日渐明朗。
其实再往前点儿追溯,作为竞逐新年“开门红”的重头戏,开年剧往往推出的都是精心挑选的佳作,承载着打响收视头炮的重任,比如央视连续推出的《雍正王朝》《汉武大帝》《闯关东》《走西口》等经典剧目,就创造了收视和口碑大丰收的盛况,也成就了“开年大剧”这个名号。
今年开年档虽离曾经的“辉煌”还有距离,但也算是一种良性回归。经历了这个开年档的瞬息万变,也预示着今年的荧屏新风向。新的一年理应有新气象,经历了这几年的资本狂欢,中国电视剧行业已经到了该反思、冷静和沉淀的阶段。资本游戏观众不再买单,投机风险也越来越大,只有诚意作品才能得到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