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回故乡解密《黄冈秘卷》,刘醒龙:用这本书致敬“我们的父亲”
2018-08-28 09:12: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4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刘峰颖)900余年前,苏东坡在此写下前后《赤壁赋》,为黄冈留下诗意传说;900余年后,一部《黄冈秘卷》为黄冈精神作了最新的注解。24日,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新书《黄冈秘卷》发布会在黄冈东坡赤壁景区二赋堂内举办。刘醒龙表示,这是一部为故乡立风范、致敬“我们的父亲”的书。6月,本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发布会上,刘醒龙与著名文学评论家於可训、《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黄冈师范学院教授夏元明、黄州安国寺住持崇谛对谈黄冈文化。
  刘醒龙透露,此书的源起,有两条脉络。表面上的触动来自上高中的女儿,她第一次到黄冈高中时,惊喜雀跃、遍告好友,这种朝圣之感让刘醒龙发现黄冈高中已如此刻骨铭心地影响着这一代孩子。 而本书真正的源起则是对“我们的父亲”的致敬。
  小说中的父亲刘声志也叫老十哥,是刘家大塆“最有出息的男人”。他自尊、顽强、坚定、果敢、大气而又不乏细腻,既有黄冈人“一根筋”的性格,又有着传统士人的“风骨”。刘醒龙曾表示,小说中不少细节,真切地发生在自己父亲及他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当中。他实验性使用了“我们的祖父”“我们的父亲”这一新的人称。从词意上看,“我们”既可以是特定的几个人,也可以是很多人。不止是简单写祖父和父亲,而是由他们漫延到上几代人可以统称的父辈。
  刘醒龙说,父亲他们这一代人的理想和情怀,放在时间的长河里观看,有着很大的不同。越是用心去写,越是发现父亲他们这一代,看上去平凡普通,貌不惊人,但在他们所面对的一百年里,其心其意,其行其为,远比通常所见的那些肤浅文字来得深刻和高尚。而用“我们的父亲”这样的称谓,也是为了表达作为后来者的“我们”,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寻根”,90年代的“写实”,在又一个一百年的背景下,为“父亲”树一尊令我们问心无愧的文学雕塑,理应成为与“父亲”最亲近的“我们”的天职。
  於可训将本书称为才子之书、奇书,他谈到,作者把对故乡的理解、情感、记忆揉碎后,融入三本“秘卷”,这种写法需要精密的构造、难度极大,“《黄冈秘卷》的家族叙事形式不在追寻家族的荣耀,而在表现刘氏先人的勤谨耐劳、忍辱负重、正直忠勇、执拗端方的品质,这样的家族叙事旨在追溯一种地方性文化的根”。刘琼则认为:“值得尊敬的是,刘醒龙保持了一贯的清醒和准确——即便是故乡书写,也保持着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是他作为一名理想主义写作者的重要特征?!?br>  【编辑:祝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