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展览“能不忆江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在地处广东深圳的何香凝美术馆展出。据悉,展览分为“与君同坐”“万毫臻妙”“停云??薄胺被ǘ崮俊薄捌浠裎倚摹蔽甯龅ピ?,共展出书画作品64件及文房器物20件,希望从近代上溯五百年,为观众理解“文人画”“文化地理”的江南,乃至当下所推崇之“风雅”提供文化、艺术的视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白居易笔下的“江南”同样勾起了后人对江南景观的憧憬与想象,亦如张岱的“西湖梦寻”。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元末以来,环太湖区域的“江南”,尤其是苏州地域,可谓文人、学者、艺术家云集,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在此聚集,江南地区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也因此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与精神寄托。地以文显,人以文明。此后的吴郡旧志、学人追忆与十六世纪吴中地区的艺术创作共同构成了绵延不断的“江南文化景观”。
明代沈周《墨松图(局部)》纸本设色,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明代祝允明《小楷诗文卷(局部)》苏州博物馆藏
明代中期,苏州城市及生活其中的文人、学者,在园林、文学、书画、戏曲、文玩器物等各个领域创造了非凡的成就,由此孕育出的吴门书画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绕不开的高峰。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及“文氏一门”、陈淳、陆师道等,在近两百年里共同影响着江南的雅俗之变,构成明一代文人温文尔雅的审美样式。书法方面,吴门各家,好古博采,经赵孟頫而上溯晋唐,又复强调个性舒张。明中叶以来,吴中地区聚集了沈周、李应祯、吴宽、祝允明、文徵明等文士,他们共同构成了“吴门”书法艺术的群像。
明代文徵明《梦樟图卷》(局部)绢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代王宠行书扇面浙江博物馆藏
在开幕式上,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表示,2020年至2023年,何香凝美术馆与国内重要的文博机构共同举办了“家在娄水边”“领异标新”“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风从海上来”等专题学术展,意在系统地以个案研究方式,梳理江南不同区域文化现象,构成美术馆对于“地域文化及艺术”的系列研究展。而此次的吴门书画及雅玩特展可视为多年来系列专题展的“总结”?!叭盒巧烈钡奈饷?,不仅在文化艺术上承宋元,更是以自家面貌,影响至今。他们精神的闲逸,物质世界的雅致,依旧是当下值得追忆的文化遗产。
宋代灵璧石假山石吴江博物馆(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藏
明代唐寅《江南春图卷》(局部)绢本设色,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据悉,“能不忆江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分为“与君同坐”“万毫臻妙”“停云??薄胺被ǘ崮俊薄捌浠裎倚摹蔽甯龅ピ?,共展出书画作品66件及文房器物20件,希望从近代上溯五百年,为我们理解“文人画”“文化地理”的江南,乃至当下所推崇之“风雅”提供了文化、艺术的视阈。
在开幕致辞中,联办方代表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阮华端表示,此次展览体现了7家联合主办单位与何香凝美术馆对于挖掘中国美术传统价值的观念共识、在艺术展览与学术层面的相互助力。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艺术及其雅玩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明代仇英《九歌图册》,纸本水墨,安徽博物馆藏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金琇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强调何香凝美术馆始终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展览与活动,期望何香凝美术馆在文化艺术交流与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大家呈现更多高品质的艺术盛宴。
据悉,此次展览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吴江博物馆(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联合举办。
展览将展至11月3日。
附:展览清单
字画篇
沈周
沈周行书扇面
明行书扇面纸18×48.3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椿萱图轴绢本92×170cm安徽博物院藏
明雪窗高士图轴纸本设色273×97.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墨松图43×670cm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藏
祝允明
祝允明草书后赤壁赋卷
明草书后赤壁赋卷纸33.2×766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小楷诗文卷纸本26×263.2cm苏州博物馆藏
明名人手札册页纸本11.8cm×22.6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四体千字文卷纸26.8×71.7cm;27.1×74.6cm;26.8×71.4cm;26.7×72.1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行书离骚卷纸本设色26×330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唐寅
唐寅空山长啸图卷
明空山长啸图卷纸29.5×52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匡庐图轴绢72.2×148.5cm安徽博物院藏
明江南春图卷绢31.5×146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雨竹图扇面纸本15.5×43.3cm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藏
文徵明
文徵明书法
明行草七言诗卷纸30×312cm苏州博物馆藏
明月洲图扇面洒金纸本53×18cm安徽博物院藏
明梦樟图卷绢25.5×174.5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老子像轴纸57×28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慕庵图卷绢25.6×126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青绿山水扇面纸本18.9×52.2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行草自书诗卷纸本设色31.6×972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摹黄公望溪阁闲居图轴纸本设色104×32.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仇英
仇英九歌图册页
明九歌图册页纸本25.8×24.3cm安徽博物院藏
陈淳
明牡丹绣球图轴纸122.5×52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清江帆影图扇页金笺16×48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牡丹图轴纸56.5×112.5cm安徽博物院藏
谢时臣
明名园雅集图卷绢31.5×189.5cm广东省博物馆藏
王宠
王宠书法
明行书七绝卷纸23.4×109.5cm苏州博物馆藏
明行书扇面纸17.8×49.6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楷书后赤壁赋扇面洒金纸本51×18.5cm安徽博物院藏
明行书秋怀诗卷纸本设色25.3×121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陆治
明江山揽胜图卷绢27.2×199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寒泉图轴绢118×60cm广东省博物馆藏
陈栝
明花卉卷纸本220.5×20.1cm苏州博物馆藏
明仿米山水图卷纸本设色27.5×396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文彭
文彭书法
明草书七律诗轴纸137×65.5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行草游洞庭诗卷纸本设色30×391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文嘉
文嘉寒山策蹇图
明梅石水仙图扇页洒金笺17.5×49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寒山策蹇图轴纸150×38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文伯仁
明秋山隐居图轴纸141×30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枫江渔艇图轴纸74×29.2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为怀古上人作山水轴120.5×29cm苏州博物馆藏
明溪山仙馆图轴纸本设色71×39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钱榖
明山水扇页金笺18×5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秋山观瀑图轴丝99×36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周天球
周天球兰石图册
明兰石图册纸本设色28×26.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行书诗卷纸28.5×488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兰蕙图卷纸32×381cm广东省博物馆藏
陆师道
明行书太湖等诗十二开册纸21×10.4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徐渭
明竹石图轴纸122×38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瓶花图轴纸96.5×27.7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周之冕
周之冕芭蕉图
明松菊图扇页金笺16.5×4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梅花小鸟图扇页金笺16.5×48.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芭蕉图轴纸246×100cm吉林省博物院(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藏
陈继儒
明山水轴绢116×51.6cm广东省博物馆藏
董其昌
董其昌行草王维诗
明仿倪山水轴绢86.7×35.7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秋山图轴绢156×62.4cm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尺牍纸9.8×13.2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仿北苑山水轴绢155×61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明行草王维诗卷绫24×268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文从简
明依绿轩图轴纸131.7×62.8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雪居图轴纸本设色68×38.5cm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藏
文震孟
明山中酬友人见怀诗轴丝155.9×59.2cm浙江省博物馆藏
张宏
明为石麟作山水扇面纸本16.3×51.4cm苏州博物馆藏
碑帖及善本
明汪无如坐隐先生完捷径奕谱
明汪无如坐隐先生完捷径奕谱纸33×31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真赏斋帖拓本册纸29×13.7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停云馆残刻帖纸33×17.5cm浙江省博物馆藏
器物篇
宋灵璧石假山石座高3.9cm假山高8cm吴江博物馆(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
明端石抄手砚长20.3cm宽12cm厚5.3cm重2170g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竹雕诗画笔筒高16.6cm口径18.5cm重1380g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玉雕凤纹笔杆长25.6cm重152g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玉雕梅花纹方印盒高3.5cm口径7.3cm重235g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青玉螭虎纹洗高:2.3cm口径10.6cm底径10cm重150g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青花凤牡丹折枝花边印盒高4.5cm口径9.2cm底径6.2cm苏州博物馆藏
明仿宋式钟乳鸽眼端砚长22.6cm宽14cm高7.1cm苏州博物馆藏
明白玉乳钉匜口径10cm底径33.3cm高6cm苏州博物馆藏
明树叶形端砚长22.7cm宽17cm苏州博物馆藏
明树根刻小洗口径10.9cm底径9.7cm高4.8cm苏州博物馆藏
明叶式笔舔长11.7cm宽8.1cm苏州博物馆藏
明云龙玉方洗口径5.5cm苏州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觚瓷高24cm口径14.5cm底径7.5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秋叶形把杯瓷纵6.8cm横6.2cm高2.5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砚瓷纵5.5cm横9.5cm高1.8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玉龟水盂长10cm高9cm吴江博物馆(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博物馆)
明人物铜书镇长7.7cm苏州博物馆藏
明青田石刻二面印纵24.5cm横29cm苏州博物馆藏
明朱稚徵竹雕春阁幽思图笔筒口径7cm底径6.8cm高14.8cm苏州博物馆藏
(本文综合自何香凝美术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