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以东,黄渤海之滨
泰山耸立其间,黄河斜穿全境,海洋广布东方
......
没错,这里就是山东
在古代,有一句话叫“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今天,让我们对话孔子,看看孔子与儒家文化是如何穿越古今,在世界绽放出耀眼光芒的吧!
齐鲁文化的核心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有人说“孔夫子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过程,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如“仁义礼智信”等思想精髓,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今天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涌现了众多著名企业家,而山东的周村古商城被称为北方旱码头,因为商业发展,这里盛极一时,成为一处儒商大本营。
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也是源于孔子的思想,孔子认为,生而为人,就应该保持基本的爱人、尊贤、注重礼仪等道德要求,这也形成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一直影响到现在。
明宪宗曾说:“孔子之道之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孔子的思想对于天下来说,就像布匹粮食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用看课本,在旅途中就能不知不觉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
数百个红灯笼装扮成巨幅红墙的曲阜明故城,让人仿佛游弋在《论语》知识海洋的护城河,灯光与故事交汇,晨钟暮鼓的演艺带你走进思想碰撞的那个春秋。
在万仞宫墙上,光影演艺《大哉孔子》无疑是一场将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视觉盛宴。这面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宫墙,在夜幕的降临下,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与活力。
儒家文化的经典故事通过光影、音效的变换配合,仿佛置身于《论语》的语境之中,让这些经典故事和理念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和易于理解。
如果想换一种轻松的体验感,尼山圣境的《金声玉振》演艺足够震撼心灵。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360度全景舞台、环绕立体声效以及精妙的灯光设计,仿佛置身于春秋时代,亲眼见证孔子的诞生、成长、周游列国、讲学授徒直至其思想影响千秋万代的壮丽史诗。在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深刻感受孔子的智慧与魅力。
不止孔子,山东文脉绵长
如果你以为孔子就是山东文化的全部那就错了!
直到距今6100至4600年,手工业发达的大汶口文化诞生,彩陶艺术是其显著特征,尤其是八角星纹彩陶豆等作品,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时光来到战国时期,孟子继承了孔子仁政的思想,倡导以人为本、广施仁政的治国理念,将儒家文化的发展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临淄的稷下学宫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之一,成为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发生地,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齐鲁大地的浩瀚星空中,山东名人如璀璨星辰,各领风骚。
还有像李清照、蒲松龄等数不清的古代“名士”,像季羡林、莫言等响当当、亮晃晃的当代“名家”。
孔子,是山东文化的底气,但孔子和儒家文化却不是山东文化的全部。
(部分图片来源各地市文旅局、景区、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