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古人的日子 | 寒露: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2024-10-08 11:43:00 来源:扬子晚报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好像刚入秋才不久,细雨寒风,突然就这么冷了。

淮安旧城梁陂桥附近的边寿民坐在一丛芦苇的前方默默等待。等大雁。

白露一过,他就见到大雁南飞的身影。寒露节气,该是最后一批大雁飞回南方的时候。寒露第一候,鸿雁来宾,在古语中,后至者为"宾"。

边寿民是最懂大雁的画家,他画的大雁,与好友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一样有名。江淮之地的人都叫他“边芦雁”。他居住的苇间书屋,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停留栖息。他在此看尽大雁形态,飞、鸣、食、宿、游,一一画入图中。现在,很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芦雁图。扬州博物馆藏的这幅,两只大雁栖息于芦苇丛,一只伫立回首,仰望苍穹;一只潜心梳羽,恬淡自然,令人仿佛身处“秋水澄碧,芦花冷白,蓼花透红”的环境之中。

寒露第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指麻雀类的小鸟,蛤是对可食用的双壳贝类的统称。

麻雀为常见的鸟类,即便在冬季都会出现在光秃秃的枝头。它会投水变蛤?

这里的雀并非麻雀,而是黄雀?!对铝钇呤蚣狻纷⒅兴担喝福∧褚?,其类不一,此为黄雀。我们对黄雀的熟悉来自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出自汉代徐州人刘向《说苑·正谏》中的一个故事: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然而,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黄雀多以植物果实和嫩芽为食,螳螂并非它的主要食物来源。

“雀入大水为蛤”,这里的“大水”,说的是海。《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p>

其实,寒露后,古人看到黄雀千百成群地飞往大海,倏尔消失不见,在滩涂发现与黄雀纹路相似的蛤,便认为黄雀变成了蛤。这是古人的诗意想象。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寒露这天,南宋官员、诗人曹彦约归家途中遭逢风雨。他想象着,家里的白酒瓮里应该酿出秋天的第一杯美酒,而篱笆上是不是开满了黄色菊花?

寒露节气,正是菊花开放的时候。寒露第三候“菊有黄华”。

在古代,菊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没有人不喜欢。苏州人文征明也不例外。他写过菊花诗,画过菊花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长图中,有高松,有大屋,有山有水,一绛色男子坐倚窗边。那里有一小丛菊花,实在不起眼??晌恼髅髟诤竺嫣馐?,却以此为中心。

文征明是苏州人,苏州人爱菊。白居易、陆龟蒙都写过苏州的菊花,宋代,苏州还出版了最早的《菊谱》。明清两代,虎阜横塘一带,花市兴盛,也成秋日赏菊的好去处。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焙逗蠹溉眨褪侵匮袅?。这个在寒露节气普遍开放的“延寿客”,用它绚烂的或黄或红的花色,为重阳增添几许温暖。

臧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