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江海风物丨公社卫生院收购中药材
2024-11-02 12:20:00 来源:江海晚报

20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中期,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中医、中药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农村乡镇(时称公社)卫生院曾向老百姓广泛收购中药材。笔者当时虽然还是个小学生,但也曾参与其中,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乡镇卫生院收购中药材的地址就在中药房门前的敞厅。收购的中药材主要有桃核、蝉衣(知了壳)、僵蚕、蚯蚓干、晒干的桑树根皮、蟾蜍浆等。暑假里,我们在有桃树的人家周边捡拾桃核;在农户家前屋后的树林里、竹园里寻找蝉衣。公社卫生院收购桃核的价格是每25个一分钱,100个桃核才能卖到4分钱。蝉衣10只一分钱,100只蝉衣也只能卖到一毛钱。我们村(当时称大队)卫生室也曾收购中药材,价格比公社卫生院更便宜,30个桃核、12只蝉衣才卖一分钱,所以我们大多跑上七八里的路程到公社卫生院出售。

那时候,每天清晨早起,我们大概第一件事便是到邻居家的小竹园或者河边、渠边低矮的小树上寻找蝉衣。我们把蝉衣叫作“假溜壳”,长大了才知道,“假溜”就是“知了”,知了的学名叫蝉。黎明即起寻蝉衣,主要是怕蝉衣被其他小朋友捡去,失去了挣钱的机会。那时热衷寻找这东西,就是想多捡几个,卖点小钱,开学前可以买支铅笔、买块橡皮,买两张白光联纸。想想那时我也是有点市场经济意识的,挣钱要趁早,捡拾蝉衣更是如此。

捡拾蝉衣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沟渠边低矮的小树上可以直接捡拾,如果在大树上看到蝉衣,就要想办法爬树摘取了,会爬树的小孩直接往上爬,不会爬的小孩,就用草绳子套在脚上慢慢地往上爬,蝉衣取不到手就不罢休。也就是为了一厘钱就要付出这么大的努力,现在的人无法想象。

蝉衣捡到手,到公社卫生院出售是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因为艰辛的付出马上就要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硬币。但在我出售蝉衣时却遇上了件伤心的事,至今难以忘却。1972年暑假,我刚学会骑自行车,有十来天,大约捡了100多只蝉衣,可以卖到一毛多钱,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到公社卫生院出售。哪知到了集镇上的大桥边不慎撞上桥梁,好多蝉衣都碎了,我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子滚落。到了卫生院中药铺门前,收药材的老药师见到我的蝉衣好多都碎了,臭声臭气地朝我说道,“假溜壳都碎了,怎么算!”我说:“碎的,随你怎么算!”他接过蝉衣,把好数的数了一下,还有三四十只撞碎的,就统算了十只。那次,只卖了八分钱。其实撞碎的蝉衣不还是同样做药吗,他可知道,乡下的伢儿捡捡百十只蝉衣是多么的艰辛!

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些年公社卫生院收购中药材的事,现在人们是不敢想象的。

文字:程太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