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棵树,梁还是那道梁。这部陕西电影,反映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的生生不息,陕北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月15日下午,陕西电影《刮大风》在西安举行首映受到众多好评。导演秦小鹏在现场感慨,“我们拍这部电影,正是对这片黄土地、对我们先辈的一种致敬”。
画面唯美影片充满地道的陕北音乐
陕北的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从黄土农耕文化到草原游牧文化,再到古长城边塞文化,陕北的众多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由陕西和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信马国际影视(北京)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出品的电影《刮大风》,好似探索这幅画卷的钥匙。影片分为三个篇章,将视角架构在20世纪20年代的陕北。整部影片画面唯美,充满对生命的哲思。通过讲述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表达了陕北人朴素的自然哲学观以及顽强乐观的向上精神。为了追求人物在形象质感上的真实,《刮大风》在拍摄中使用的全部都是素人演员,许多角色就是陕北地地道道的农民。
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会长赵安在现场观影后评价,“我有三点深刻的体会:第一是电影很地道,确实是生活中的风俗,影片很地道的再现陕北风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第二是这部影片充满了西部电影的气质;第三是音乐增加了影片的灵魂,它串起了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陕北味都很浓郁。”
人文情怀表现陕北的文化和气质
与大多数影片不同的是,《刮大风》是一部较为特殊的电影。它通过诗情画意的表现形式、情境再现的手法、意象哲思的风格,描述一代又一代人对陕北黄土地的乡愁、回望、凝视和思考。
在电影首映后的交流环节,文学创意曾鹿平回忆了幕后故事?!拔颐窃谝黄鸲裙奘淹娜兆?,历经了多年的时间打磨。电影的主题就是要表达陕北文化,我们这一代就是生在陕北、长在陕北的陕北人,我们对陕北的文化了解得更全面,也更热爱。陕北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且极富个性,它充满着人文情怀。尤其是民间艺术,更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陕北民歌源自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扎根于老百姓的情感和心灵,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艺术?!?/p>
《刮大风》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上映,此前该片入围第十届俄罗斯后贝加尔湖国际电影节、威尔士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三届北欧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第十二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男主演柳强强是首次出演电影,他在现场激动地表示,“非常荣幸我能出演这部电影,我也是陕北民歌的传承人,能把家乡的陕北文化、陕北黄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在电影上表现出来,我也感觉很自豪?!?/p>
现场有观众提问,为什么电影的名字是“刮大风”?导演秦小鹏对此回答:“刮大风这三个字,包含了动词、形容词、名词,虽然很精简,但是又很有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自然风,更是一种广义的文化风。从本身来说,刮大风也是陕北说书的一个曲目。在陕北的黄土地上,影响历史进程的很多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我们也期待这股风继续刮起来。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我们的前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豆未蠓纭肥且徊啃枰壑谌ヂ肺兜牡缬?,可以看到陕北人生活的很多缩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