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贝魍娴摹队晗铩罚蠢粘銮逖庞木驳姆瘴В牌鹆硕朗粲谥泄说亩嚼寺?。在四川泸州江阳区分水岭镇,制作分水油纸伞是一项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手艺,以竹为骨,以线为筋,以纸为皮,正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新的活力。
泸州分水油纸伞
泸州分水油纸伞的制作始于明末清初,目前已有400多年历史,仍保留着古老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毕原绅是“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的第七代传人,曾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他的父亲毕六福被誉为“中国伞王”,从清代到现在,毕家世代制伞。
毕六福正在制作油纸伞
在毕原绅看来,制作一把分水油纸伞,是细节与时间的艺术。在选材方面,伞骨必须选取海拔800米以上阳坡生长满3年的楠竹。“这种竹料结构紧密、柔韧性强。”4月23日,毕原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外,伞托、伞柄要用岩桐树、杉木树制作,保证质地坚韧、经久耐用。
“工艺方面更是精细,一把伞要经过96道工序?!彼傅溃由〖苤谱鞯绞≈瓢?,再到糊裱、网边、上油、穿线,全部依靠纯手工操作,使其符合纸伞四沟平整、不露接头、桐油涂抹均匀等一系列质量标准。
毕六福正在制作油纸伞
和众多传统非遗手艺一样,分水油纸伞沿着时间的长廊,也被赋予了美好的祝愿。比如,油纸与“有子”音近,寓意多子多福。伞骨为竹,竹报平安,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而刷在伞面的桐油则可以消灾避邪。
然而,随着尼龙伞的普及,这项传统技艺在上世纪末却经历了销量减少、大量手艺人转行等困境?!耙荒曜疃嗦艏盖О焉。嘞颇?、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焙迷?008年,泸州分水油纸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吹来了非遗焕新的东风。
“我爷爷临终前跟我父亲说,无论如何,都得把手艺坚守下去?!闭庖渤闪吮显鸬脑鹑危魑昵嵋淮?,他的加入为分水油纸伞解锁了创新的灵感。在国潮风、新中式等流行风格的席卷下,分水油纸伞也迎来了新生?!跋衷?,我们研发了近千种伞面款式,设计开发了京剧脸谱、大熊猫、国风古韵等主题的伞面图案,印刷方式也开始采用彩印、手绘等多种形式,使之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p>
毕六福和毕原绅父子俩在制作油纸伞
“我们和世博会还是很有缘分?!钡弥诩唇侔斓?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进行非遗展示,毕原绅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虽然此前泸州分水油纸伞已在米兰、上海等多届世博会,以及成都大运会等国际舞台上进行过展示,但要再次走出国门宣传四川文化,自己依然感觉责任重大。
泸州分水油纸伞
泸州分水油纸伞
他介绍,今年准备展出七八十把分水油纸伞,直径在五十到一百厘米不等?!吧〉耐及钢饕谴笮苊?、川剧、花鸟图等最具有川味的元素,希望各国观众能够喜欢上油纸伞?!彼悠诖氖牵ü獍延椭缴?,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非遗传承,来到四川感受璀璨的巴蜀文化。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