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碧波荡漾的兴隆河,更爱墨香雅韵的《兴隆河》。姑洗时节,天空湛蓝如宝石,恰似兴隆河水的澄澈纯净;婵月之际,阳光灿烂若流金,正如兴隆河畔花卉的绚丽多姿。带着春的明媚芬芳,携着夏的炽烈情怀,我们翘首以盼的乙巳蛇年《兴隆河》春夏卷,又一次与我们如约相逢。
在文学与艺术的浩瀚长河中畅游,朵朵浪花晶莹澎湃,激荡人心。古往今来,文学艺术在世界交流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或许是情之所钟,或许是爱之至深,在我眼中,家乡的这本由镇委镇政府主办的《兴隆河》,就宛如当代的丝绸之路,熠熠生辉。它将“大碑小说”的精彩故事,如灵动的音符,奏响在时代的乐章;“大坝漫笔”的优美散文,似潺潺溪流,润泽着读者的心田;“运河流觞”的经典诗词,像璀璨星辰,闪耀在文学的苍穹;“长垴渊钩沉”的风烟岁月,若古老的画卷,铺展着历史的厚重;“小荷才露”的校园文采,如初绽的蓓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杉林飞歌”的悠扬旋律,如灵动的鸟鸣,婉转在耳畔心间;“蚌湖秋月”的摄影书画,似精美的锦缎,展示着艺术的魅力。这一切,随着《兴隆河》翻涌的波涛,奔腾至祖国的五湖四海,在无数游子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泛起深情的波澜。
创刊号的卷首语,以人文为笔,触摸历史的纹理,点燃古镇的热度,展现发展的速度?!缎寺『印芬痪适溃闳绱攀阄谌四抗?,令人爱不释手。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编鲍邦协先生,在《高石碑响彻兴隆歌》《兴隆彩练当空舞》等散文中,从不同维度勾勒出一个立体而秀美的高石碑,文字优美灵动,让这座古镇呼之欲出,令读者沉醉其中,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了众多在外成功人士为家乡奉献才智的热情。烟台大学的陈忠华教授,虽生于老堤村,却已离别家乡五十载,他的《水乡记忆》,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的绵绵眷恋,如同一首深情的恋歌,触动着每一位游子的心弦。现居上海的中国作协会员龚纯,生长于曾岭村,在组诗《我朝思暮想的土地》中,那豌豆巴果雀子的声声叫唤,仿佛穿越时空,萦绕在耳边,唤起了游子们心底最深处的乡愁。
湖北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主席、《兴隆河》杂志执行主编李仁学的小说《风吹麦浪》,情节架构精巧,波折与冲突巧妙设置,跌宕起伏间,展现了主人公对石油事业的执着追求,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麦浪中,不仅荡漾着“油二代”爱情的苦涩与隐痛,更承载着无尽的愧疚与思念,不知触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湿润了多少双眼睛,堪称一曲石油人的爱情赞歌。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秘书长董川北的小小说《理发》,以小见大,被中国作协主办的《小说选刊》选载。通过“理发”这一日常小事,挖掘出深刻的社会主题、人性内涵与生活哲理,让读者于平凡中见不凡,引发对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省作协会员、《兴隆河》副主编岳朝蓉的力作《燃烧吧,长垴渊》,以连载的形式,讲述了高石碑儿女在抗日烽火中,用热血与生命捍卫家园的英勇故事。
《兴隆河》宛如一面时代的屏幕,放映着家乡发展的壮丽大片;又似一座芬芳的花园,弥漫着文学艺术的百花香甜。河韵文澜的《兴隆河》啊,你不仅谱写了滋养情怀的动人华章,更架起了联结家乡与在外游子的心灵桥梁。我爱承载着无尽乡情和希望的家乡兴隆河,更爱这墨香雅韵的《兴隆河》!
(李学锐,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潜江市音协常务理事、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