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李燕玲散文|又到养蚕时节
2025-04-29 13:34:00 来源:极目新闻

春风来过御儿溪,野雉低飞麦浪齐。一片桑麻天气绿,养蚕时节鹧鸪啼。

养蚕的时节又到了。养蚕是我们儿时最快乐的回忆之一,自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上学习了巴金的散文《春蚕》之后,大家便对蚕这种能吐丝结茧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老师也鼓励学生们都养养试试,提倡每位同学写养蚕日记,于是班上掀起了养蚕热潮。

养蚕其实是件麻烦事。由蚕卵孵化成蚕要操心;孵化成功后,每天为满世界寻找桑叶而头疼;摘回桑叶后,洗净、晾干、定时按需投放、及时清除蚕的粪便……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容不得半点马虎。若只有三分钟热情、敷衍了事,蚕就会不明原因地一条条死去。

当然,如果照料得当,养蚕就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只需了解蚕的习性,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确保饲料鲜嫩无农药残留,环境干净无菌,持之以恒悉心照料,蚕宝宝就会一天一个样儿,长势喜人。从蚕卵、蚁蚕、熟蚕、蚕茧到蚕蛾,蚕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五十来天,却能产出它身体好几倍大的蚕茧,能织出绚丽多彩的布匹,让人亲眼见证何谓“破茧而出”,何谓“化腐朽为神奇”,深刻理解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真实含义。亲眼目睹蚕的生长变化,亲身感受成长的喜悦,体会养育一个生灵的不易。

那时,我虽不能完全理解巴金先生通过写母亲为供儿女读书而辛苦养蚕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但多少有些自己的小收获。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愿意亲自动手养蚕呢?大多是因为怕。怕什么呢?怕看见蚕宝宝那长得像毛毛虫般的丑陋模样,怕四处寻找桑叶耗时费力,怕每天多次喂养太操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缺乏慢生活的耐心。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鸡鸭鹅在后院悠闲地散步,狗在前院忠诚地看门,猫在屋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青蛙在田间不知疲倦地弹琴,蜻蜓在草丛里自由自在飞舞,蝴蝶和蜜蜂忙碌地为花朵授粉、采蜜,萤火虫在池塘边一闪一闪……这些慢镜头下的美好瞬间,留给我们的是宁静与优雅、包容与热爱,让我们意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有各的美,应珍爱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我怀念儿时的养蚕经历,怀念新奇美好、纯真自然的童年时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