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通讯员 艾文斌 姜丽
少儿学声乐有哪些误区和“雷区”?不同年龄段的童声有何嗓音特点?只要训练得当,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百灵鸟”吗?
这些疑问,本期“星星点灯”荆楚艺术课堂都为你准备好了答案,而这次为你上课的桂青林老师,可是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的声乐表演博士。赶紧带着你家小朋友,跟着她,学起来!
授课中的桂青林老师(图源:新闻)
很多成年人都遗憾自己是个“五音不全”的音痴,但其实,如果你在小时候接受了专业的声乐训练,或许会震惊于自己的歌唱潜力。
桂青林老师告诉新闻记者,她的学生也并非个个都是天生“金嗓子”,但通过科学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世界里找到自信。
桂老师说,她有几个学生,都升到高二、高三了,还保持每周来上一次声乐课,“我问他们,学业都这么紧张了,为什么还要来上声乐课?他们的回答是:’声乐课让我很快乐、很放松,也让我很自信。’我觉得,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美育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而最重要的是,音乐会润物细无声地改变人。桂老师以个人经验分享道,音乐让她成为一个绝对的乐天派,永远乐观,同时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和共情能力。
曾经有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她,“为什么我都想上手揍孩子了,你还能这么情绪稳定,一遍一遍地调整?”桂老师认为,这就是学习音乐带给她的积极影响,“因为我们学习每个作品时,都要先去理解文化背景和人物情感,所以学音乐的人,共情能力和包容性都很强,能够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别人的感受?!?/p>
授课中的桂青林老师(图源:新闻)
桂青林建议同学们,在学完本次线上课程后不妨在课后唱一首完整的歌,录下来,再针对演唱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重新看一次课程,从中寻找答案,“需要强调一点,一定不要过度撑着用嗓,唱不上去时,宁可先选择假声,再慢慢调整解决?!?/p>
桂青林表示,很多学生选择学习声乐,并不代表他们要将声乐作为毕生事业去发展,“但我认为,具有良好的歌唱能力,是提升个人艺术审美的重要环节之一。当你能够用歌唱去表达音乐之美和情感感受时,才能体会歌唱的美妙,而不仅仅是追求歌唱方法的专业性?!?/p>
现在,就进入“文化云享”小程序,或者点这里↓,一起来听桂老师的声乐课吧!
导师“开小灶”时间: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声乐的,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答:我从小学3年级开始,就一直在合唱团里跟着歌唱和学习,到了初三暑假,开始正式学习声乐。因为我的外婆和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唱歌,而且他们唱得也很好听,所以我可能有一点点天赋。再加上家庭氛围的影响,以及更重要的是我个人对歌唱的热爱,所以能一直坚持下来。
我在歌唱中感受到了快乐,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舞台锻炼,我越来越自信、大方,然后就更喜欢唱歌了。
问:在你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哪个阶段是最痛苦的?是怎么熬过去的?
答:我最艰难的时刻,应该是我出国,在俄罗斯读预科和大一那两年。那个时候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问题,老师上课都是说俄语,再加上每个国家和派系对歌唱的方法技巧和音色定位要求不太一样,所以与我在国内学习到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纠正。
但我那时候从没想过要放弃,因为我在选择学声乐,选择舞台表演艺术专业时,父母跟我做了反复确认,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做主的选择,我也很感激父母当时尊重了我的这个选择??赡苁怯捎诩彝ソ逃挠跋欤叶源虑榈奶仁?,一旦认定一件事,剩下的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了。
所以在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和问题后,我就开始非常努力地追赶。我从大一开始,到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分全部是满分5分,后来也拿到了学校的最高荣誉:红本毕业证书和优秀毕业生称号。
问: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个高光时刻,让你为自己感到骄傲?
答:首先,考上我的母校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是非常让人骄傲的,我个人觉得这是我“努力+运气+长期坚持专业学习”的正面结果。我是个很幸运的人,大四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就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我一直保持每年参加一个国际比赛,或是国内的重要比赛,比如金编钟奖、维也纳国际音乐节的声乐比赛等。今年初,我参加了莫斯科国际音乐节,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都是激励我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和舞台活力的日常。工作后,我的重心都放在了教学上,看到学生们在“艺术小人才”以及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艺考的学生考上理想的专业院校时,会让我更有成就感。
桂青林生活照(图源:采访对象提供)
问:如果遇到那种怎么都学不会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答:你说学生一直学不会,我急不急?我心里肯定很急。但是我能够从学生的处境去分析,稳定自己的情绪,尽量让学生放松,引导他们不要害怕做错,让他们尽力把自己理解的状态做出来,我才能一点一点解开他们所没有理解的环节。我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而不是靠威慑与所谓的严格态度让学生越学越怕,到最后背负情绪负担,进而放弃学习。
我始终坚信,没有笨学生,每个孩子都是闪光的小孩,我肯定可以教会他。
“星星点灯”活动海报(图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