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首页
公益播报
公益汇
爱心汇
进社区
爆料官
公益咖
武汉慈善
希望工程
武汉残联
创新创业
见义勇为
新闻
娱乐
旅游
武汉晚报
食品安全
法治武汉
退休学堂
首页
>
武汉
> 正文
引进中国第一个洋厂长,大胆尝试引全国瞩目 武汉将“敢为人先”进行到底
2018-11-26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分享
长江日报老记者黄启疆接受采访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格里希厂长在武汉柴油机厂加工车间检查零部件质量 新华社资料图
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也引来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1984年12月12日,一篇题为《格里希从严治厂纪事》的通讯登载在长江日报头版头条。德国技术专家威尔纳·格里希,是武汉引进的“中国第一个洋厂长”。这篇报道让人们第一次知道这位“十分严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改革治厂的德国人。
30多年后,长江日报记者回访当年采访格里希的老记者及格里希的武柴老同事,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改革锐气和开放新风。
回访
引进洋厂长
武汉大胆尝试引全国瞩目
1984年,德国退休专家威尔纳·格里希来到武汉担任武汉柴油机厂顾问,几个月后,武汉市政府任命其担任武柴厂长,统管全局。
格里希初到时,武汉柴油机厂管理混乱,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同行业之末。两年任期满后,武柴年产柴油机从1.83万台增加到6万台,产品使用寿命增加一倍,出口到东南亚7个国家,并成功扭亏为盈。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长江日报老记者、《格里希从严治厂纪事》的作者黄启疆在报道中提到了格里希从严治厂抓管理的诸多细节:
“更大的质量问题暴露了……‘这简直是一场灾难!’颇有涵养的格里希顿时动火了:‘决不能这样欺骗用户!我的目标是国际市?。 鸭煅榭瞥さ取搿税旃?,严厉地进行了批评。几天后,格里希提笔签署了命令,免去了总工程师和检验科长的职务……格里希的‘板斧’一砍而下,全厂震惊。人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了?!?br> 报道还写到,格里希提着满满一皮箱的检测工具来厂里,每天背上工具包,带着放大镜、小锤子和吸铁笔,亲自到车间巡查产品质量;对工作作风松垮、上班闲聊的员工发火,提出“在现在看起来平常,但在当年很不可思议的”工作纪律等。
武柴原冷焊车间职工程忠杰夫妇回忆:“三车间原来有个工人,工作时看报纸,他(格里希)冲上去就把报纸撕了。晚上八九点,(格里希)天天跑到仓库、车间去,别人以为是发货的,实际上是厂长?!?br> 报道发表后,一个有血有肉的“洋厂长”形象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武汉出了个洋厂长”开始为全国所知。朱镕基同志曾专门约见格里希听取他的意见,称他为“质量先生”。国务院原副总理姚依林五次接见他。武汉市引进人才为改革发力的大胆尝试,引起全国瞩目。
全民展开大讨论:
我们为什么严不起来
黄启疆回忆,“洋厂长”成了红人,但争议也从未停过,“洋厂长不懂国情、不适合在中国当厂长”的声音一直存在。
1985年1月6日,《长江日报》的头版头条,罕见地刊登了一名普通工人和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的往来信件。
“这名给市长写信的工人是一位关心时事的聋哑人”,黄启疆记得,他在信中提出一个十分犀利的问题:外国厂长能办到的事,中国厂长为什么办不到?
这封信被递到了吴官正那里,没想到,不仅回了信,还支持长江日报就此展开讨论。在回信中,吴官正说:我们在许多方面还不如人家,落后就要请先生,格里希就是我们要请的先生中的一个。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引进人才,把武汉的企业整顿好、管理好、建设好。
“确实,格里希没有什么神奇、特殊本领,他的经验说到底是个‘严’字——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严于律己,从严治厂。我们为什么严不起来呢? 是不合时宜的领导体制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吗?是上级领导不支持吗?是担心群众怕严吗?是我们不敢和不愿这样做吗?”吴官正在信中写道。
“为什么严不起来”,此后,一场涉及全社会、各阶层的大讨论热烈展开。工厂的工人、领导、大学老师、武汉市民……都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中?!坝腥朔从彻叵祷?、走后门的情况,有人分析自己的工厂效益不行的原因……”讨论持续了5个月,人们的讨论重心也逐渐从“洋厂长能不能管好国企”变成了反思国企自身管理的不足。
第一个洋厂长为什么出现在武汉?
“这和武汉人的敢为人先精神分不开”
“现在人可能无法理解,一个国有企业请一个外国人当厂长,在当年是多么石破天惊的事情。”黄启疆回忆,在格里希的聘任仪式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悉数到场,但在仪式后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先不报道,看看再说。
因此,仪式过后,全国媒体几乎一片沉默,仅《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200余字的消息。
时任国务委员张劲夫获悉此事后极为赞赏,肯定武汉“大胆走了第一步”“将引起全国的注目”。报道才由此进行。
中国第一个洋厂长为什么出现在武汉?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时任武汉市外办的副主任吕志清,他说,这和武汉人一贯的敢为人先精神分不开。
此前,格里希作为技术顾问来武柴考察,本可在几个月后就回国,“但是厂长们也不得罪他,他说他的,我做我的,格里希很生气,一次他发牢骚说:‘我是来诚心帮你们的,不是来消磨时间的。我要是厂长,就不是这样的搞法?!蓖獍旖饩浠盎惚ǜ耸辛斓?,并按要求找出请外国人当厂长的“政治和哲学依据”。一句牢骚引发了变革。
黄启疆说,格里希带给武汉的,是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突破,他当时的许多惊人举措,在今天看来,都被证明是科学的。
30多年过去了,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武汉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外国人担任企业高管不再罕见,人们更习以为常的是,企业里越来越多的“洋雇员”。
现任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副总裁的拉尔夫·巴比安(Ralf Barbian)来自德国,他说,自己从小就梦想来中国工作,2017年从上海调到武汉并担任高管,感到在武汉找到了最好的工作前景和生活方式。记者采访时,他不断询问“如何才能申请武汉‘绿卡’”。
在武汉三牛中美中学负责管理工作的美国人约翰说,同事里很多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人才,大家交流发现,几年前,多数人可能会更多考虑在国外或北上广发展,但今天,武汉的国际化氛围已经不逊色,是值得去拼搏的地方。如今,他已经和妻子儿女定居武汉,孩子也在武汉接受教育。
原稿节选
格里希从严治厂纪事“
我的目标是国际市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一月上旬,更大的质量问题暴露了!格里希突然发现,加工车间流水线上有几台缸体紧固水箱的螺孔违反了图纸规定,被钻穿了。他立即下令,停工检查。他亲自动手,一下查出了二百五十台。责令全部退工,并派专人监督,逐台复查。
有人不以为然:过去不都是这么干的么?又不影响性能,照样卖得出去!
“这简直是一场灾难!”颇有涵养的格里希顿时动火了:“决不能这样欺骗用户!我的目标是国际市??!”他把检验科长等“请”进了办公室,严厉地进行了批评。几天后,格里希提笔签署了命令,免去了总工程师和检验科长的职务……
格里希的“板斧”一砍而下,全厂震惊。人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了。
格里希规定:无论何人,都要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他反复强调:上班不准松松垮垮、稀稀拉拉。七点钟上班并不是七点钟进厂,而是七点钟开动机器。七点钟进厂门,那不叫七点钟上班。
他曾列举他观察到的情况,当众算过一笔账:因迟开车、早关车,平均每人每天至少有七十分钟浪费掉了。全厂每天损失工时二千四百多个,一年合计就高达六十万个工时。他大声疾呼:“以后不能再支付这种不干活的工资了!”
“格里希,格里希,正是要‘革’‘你’的‘稀’拉作风呀!”职工们诙谐地议论着,也为有这么一位严格的 厂长而自豪。
格里希治厂严,律己更严。
“工厂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格里希满怀深情地向青年们说道:“我把我自己当作中国人来看待——我是中国人!”
通讯员刘嘉杰 长江日报记者黄启疆
原载于《长江日报》1984年12月12日一版
记者手记
改革深水区的镜鉴
日前,我在长江日报大楼见到了71岁的长江日报老记者黄启疆。他手里夹着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一本收录了他的报道的《好新闻获奖作品选》、一本关于他的报道对象《威尔纳·格里?!贰?br> 《格里希从严治厂纪事》获得中国好新闻二等奖,黄启疆认为,这与报道选取的角度“从严治厂”有关。在今天看来,格里希提出的那些理论似乎并没有什么高深的,但他对质量的苛求,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可以说是不为人理解的,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从严治厂,质量第一”,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记者在采访与格里希有过交集的武柴老员工时,他们都对这位德国人的“严厉”和改革举措打心眼里敬佩。2005年4月17日,格里希逝世后,武汉市和德国的杜伊斯堡分别竖立了格里希的两尊铜像。原外国专家局局长周健文说:他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唯一筑铜像纪念的外国人,40年唯一的礼遇。
现在人们很难想象一位“洋厂长”当年在武汉乃至全国引起的震动。武汉市在引进人才上的大胆尝试,开了风气之先,为全国在引进智力助力改革上树立了典范。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3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对于当今或许仍有借鉴作用。
长江日报记者占思柳
【编辑:叶子】
?。ㄗ髡撸赫妓剂?
上一篇:
菜篮子见证人民告别物质短缺时代
下一篇:
揭秘从1600亩到4600亩的故事,沙湖得失之辩显示城市绿色发展自觉
为你推荐
公益播报
公益汇
进社区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8-11-26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8-11-26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8-11-26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8-11-26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8-11-26
长江评论: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城市之光
2018-11-26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参加“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
2018-11-26
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湖北赛区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汉举行
2018-11-26
质量抽检来了还想“躲猫猫”?2次不开门将被请出市场,还会纳入失信名单
2018-11-26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 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8-11-26
市民文旅大讲堂16日开讲啦 跟你说说旅途中要注意的事
2018-11-26
从今天起,请叫他们“小水杉”,25万武汉军运会志愿者有了昵称
2018-11-26
党纪法规知识竞赛上线“斗鱼”直播,“廉洁宣传”平台多形式新
2018-11-26
10万人次参与 武汉16家图书馆接力"阅读马拉松"
2018-11-26
这堂党纪法规教育课在斗鱼直播 2.7万人线上参与
2018-11-26
BRT各站电梯19时停运,网友建议:晚停半小时
2018-11-26
7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大悟革命老区
2018-11-26
73个“军体联国家代表队”齐聚武昌,这个迷你“军运会”好燃
2018-11-26
新“瞪羚企业”可获无偿资助,武汉将出台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8-11-26
武汉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每人每月提至780元
2018-11-26
热点推荐
1、400年汉剧焕发新活力 央视戏曲频道专题聚焦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
2、"中国好人"公交780路司机李福斌:"他让我看到了武汉人的热情与友善"
3、好开心!35名留守儿童游东湖找“课文里的小动物”
4、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极致段全线贯通,6车道,人行道在堤顶,能看江景
5、肤白貌美大长腿!这群白衣天使今天刷屏网络……
6、老公cosplay护士妻子 帮忙招募献血者
7、"国际护士节"前走进武汉特殊病房 看到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
8、巴基斯坦留学生要带“汉派讲解”回家乡
即时新闻
1、铁路用心服务 让旅途更顺心
2、党建引领 共促发展|Transn传神与华英证券联合党建交流会
3、张祥安在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周东明章松出席
4、张祥安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期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周东明章松出席
5、吴锦强调:高质高效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荆州
6、马鞍山首创水务:筑牢安全屏障 全力做好“五一”供水保障工作
7、市委常委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开班式
8、我市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武汉
1、湖北武汉新洲区: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2、湖北新洲: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赏菊好时节,武昌区街头菊展邀您共赴菊花盛宴
4、秋意浓情,盛惠感恩:永旺梦乐城武汉江夏一周年庆盛启!
5、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在武汉开幕
6、聆听英雄回声 感受红色魅力!《铁血忠魂忠魂曹官记》在汉首发
7、2024第4届中国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8日与在武汉举办
8、广隆蛋挞王武汉旗舰店盛大开业--广府美食,江城绽放
站点地图
网站建设
qq:34037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