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数说新黄冈】奋力跑出教育强市加速度
2022-10-08 15:00:00 来源: 黄冈日报






  编者按 十年奋斗结硕果,砥砺前行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冈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踔厉奋发,面对战疫战洪战贫等严峻考验,咬定发展不放松,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加快振兴崛起,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了黄冈力量,镌刻非凡印记。
  黄冈日报全媒体推出 “喜迎二十大·数说新黄冈” 专栏,以数字巨变讲述我市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敬请关注。
  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全面提升
  奋力跑出教育强市加速度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年级,一个上初中一年级,这学期两个孩子分到一个学校,接送方便多了。”今年9月,同时接送两个小孩上学的陈女士表达了对城区教育现状的认可。
  为了能让黄冈城区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难、大班额”问题,9月1日,我市新建的黄冈市齐安学校、文昌学校、第三实验小学、第四小学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十年来,全市教育系统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这十年,教育经费投入大幅提高。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12年的64.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9.5亿元,提高了85.3%;202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补助实现从无到有,分别达到500元/生·年、200元/生·年、1200元/生·年(非市区1000元/生·年),小学、初中、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50元/生·年、850元/生·年、7000元/生·年,中职、高职生均财政拨款达到8000元/生·年、1.06万元/生·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十年累计提供资助金约44.85亿元,资助学生约505万人次。
  这十年,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抢抓国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实事项目、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推进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等重大工程,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70亿元,带动地方投资60亿元,公办幼儿园数量由63所增加到323所,翻了5倍;新建义务教育学校60余所,普通高中向县城聚集,职业教育布局持续优化。十年来,黄州城区共投入13.5亿元新建11所学校,投入2.2亿元改扩建13所学校。
  这十年,教学装备水平整体提升。2021年全市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2300元,比2012年增加了1480元,提高了1.8倍;音体美器械和理科实验仪器设备配备标准达标学校均达到了97%以上,基本实现了全面达标的要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1年全市学校联网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比例达到98%。
  这十年,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全市共招聘补充教师1.8万余人,本科及以上教师占比由2012年的46%提高到2021年的63%。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教师培训人数由2012年的1.3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3.16万人,教师培训经费由2012年的245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6100万元。
  这十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大文大理一本上线率从2012年的8.3%上升到2021年的25.5%,本科上线率从2012年47.1%上升到2021年的63.5%。十年来,大文大理有220886名黄冈学子录入本科院校,其中录入重点一本67531人。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我市奥赛成绩一直稳居全省前列,10年来,共有35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81人次进入省集训队,有3857人次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一等奖300人次。


  《黄冈日报》10月8日1版




  END




  责编:李奕漫|初审:叶涵莹|终审:钱芳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涛 李娇 通讯员 邹鹤 郝美卿)
  欢迎关注黄冈日报官方视频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