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日讯(记者汪丽婷 通讯员段燕婷)牛仔裤能改为托特包,两件卫衣能拼接成一件“鸳鸯卫衣”,旧衣可以改为布艺小盆栽、胸花、发卡、耳环、钥匙扣等饰品,还可以改造成宠物、玩具布偶的衣服……在位于江岸区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的PENCEL店铺里,长江日报记者亲身体验到旧物“变”新的创意改造魅力。
PENCEL店铺设计师罗卉使用绣花机。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走进店里,记者看到,店铺左侧摆放有缝纫机、绣花机、烫印机和打扣机,这是品牌专设的remake(二次创作)工坊区域。一位设计师正将一件旧夹克的袖子拆解下来,然后用拉链对袖口和夹克下摆进行收口,再将尼龙织带缝在夹克上作为背带,最后加入可拆卸的尼龙内胆。经过立体裁剪、拆卸设计等一系列手工制作流程后,一个双肩背包的形态逐渐显现。他告诉记者:改造的灵感来自龟壳倒扣在背后的形态。
顾客在店内选购衣服。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remake不仅仅是在衣服上增加字母、图案、印花等元素,而是通过解构、拼接等形式实现旧衣再制,在版型、结构和款式形态上都有所变化?!逼放浦骼砣嘶平@嫠呒钦撸岸未醋鳌钡暮诵氖敲扛鋈硕寄苡米约旱南敕ê痛匆?,去重新定义一件单品的形态,旧衣物经过改造后变成新的东西,改变了穿衣的用途,是时尚的回流。
黄剑利向记者介绍了“二次创作”的流程,顾客提出初步创意后,设计师会提供多种改造预案,并通过技术实现改造想法,而这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同时会裁缝、服装设计,版式三个方面的技术?!岸未醋饕彩瞧放频拇匆饫丛?,大家一起参与探讨设计产品。一些有意思的灵感还会被借鉴到成衣和走秀款的设计中?!?/p>
顾客在店内选购衣服。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不仅仅是旧服装,旧的材料也同样被运用到二次创作中。前段时间,设计师结合顾客的想法,将多个废旧的PVC包装袋拼接为马甲。透明马甲里还放上了老照片、海报、毛线等物品?!罢庑次鞔铡耐嬉舛埠芸帷!惫丝驼畔壬担钪械木梢?、旧物,经过设计师的一番改造和创作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实现了旧物的循环利用。
在工坊右侧,是品牌的零售空间。裸露的钢柱、水泥天花板、水磨石地面、平和打包厂旧址的复古工业风在这个近500平的空间里得到延续,低饱和度的亮色系衣服点缀其中?;平@?,选择在这里开首店,品牌复古的调性与建筑风格相契合,街区品质生活氛围也为店铺带来了稳定客群。
PENCEL店铺外景。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2022年10月,黄剑利与刘侃等3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PENCEL品牌。在创办品牌之前,刘侃专注于街拍领域,经过多年观察,他感受到对越来越多的市民来说,穿衣不仅仅是为了功能,而是彰显生活方式的途径?!拔揖醯梦浜旱某迸葡咽谐∏熬翱善?,也很看好区域的创业环境,当时品牌团队组建好后即刻‘出发’,尽早布局?!绷踬┩嘎?,目前已陆续投入了近500万元,今年还将在商圈开出第二家店。
游客在PENCEL店铺门口留影。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品牌构想源自一群手执铅笔的人,铅笔与纸张接触的第一个笔触,是设计最初的样态,也是无限种创作可能性的出发点?!被平@?,未来品牌会定期开展主题二次创作和展览,与客户群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