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副主任亢德芝做客长江日报长江访谈直播间,围绕湿地保护修复资政建言。
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带来《关于设立湿地?;び胄薷垂抑氐闶笛槭业慕ㄒ椤返榷喾萁ㄒ?,提出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优势,在武汉设立湿地?;び胄薷垂抑氐闶笛槭遥忧渴乇;ば薷吹目蒲а芯?,推动湿地?;な乱蹈咧柿糠⒄?。
全国人大代表亢德芝。
武汉将166个湖泊全部纳入?;?/p>
为什么建议选择在武汉设立湿地?;び胄薷垂抑氐闶笛槭??亢德芝认为,作为“百湖之市”的武汉,也是同纬度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湖泊型湿地的典型代表,全市境内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湿地面积约为16.24万公顷,占区域面积的18.9%,拥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湿地公园6处,湿地资源禀赋优异。
武汉将166个湖泊全部纳入了保护,是最具亮点的湿地?;ご胧┲?,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可称典范。另外,武汉的湿地?;ば薷垂ぷ髟诠噬嫌薪锨坑跋臁?/p>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是我国首次承办的湿地国际会议,也是湿地?;す屎献鞯闹匾逑??!盎嵋橄蛉蚍窒砹酥泄氖乇;な导幌钕畛晒烈胖泄腔邸!彼衔蠡嵩谖浜壕侔?,本身就是对武汉湿地?;こ删偷目隙ㄓ肴峡?。
“一个城市没有湿地,它就失去了魅力,失去可持续发展基础。”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公约》秘书处向武汉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武汉成为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
《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介绍,对照《湿地公约》标准,独立评估委员会成员对武汉的湿地保护赞不绝口。他表示:“武汉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反映了武汉对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中心作用的重视?!?/p>
亢德芝说,武汉还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分院、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团队。这些科研团队具备人才优势,可以承担起湿地保护修复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库。
近日,3万多只候鸟在东西湖区柏泉府河湿地水面上嬉戏、飞翔。近年来,当地做好环境整治,加强生态?;?,来这里越冬的候鸟越来越多。城市摄影队郭贤乐 摄
率先实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立法是人大的基本职能。武汉坚持顶层设计,强化立法先行和制度建设?!笨旱轮ソ樯?,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武汉率先出台湿地自然?;で趵?、湖泊保护条例、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率先实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并出台湿地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林长制责任范围。这样构建起以湿地自然?;で⑹毓?、湖泊公园为主,以河湖两江四岸整治、水体环境治理为辅的湿地全方位立体保护框架。
亢德芝提到,武汉坚持系统治理,实施长江大保护、两江四岸整治、大东湖治理、六湖连通、四水共治、海绵城市建设、沉湖湿地?;ば薷吹纫慌卮笫厣薷垂こ?。比如,沉湖、杜公湖等专项湿地修复以及“智慧湿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她欣喜地说,2016年以来连续开展的重点区域鸟类监测数据显示,全市水鸟种群和数量呈恢复性增长。2022年沉湖越冬水鸟数量居全省第二,府河流域杜公湖越冬水鸟数量创新高。
在创新驱动上,武汉还建成了“智慧湿地”项目,全市13处湿地自然?;さ匕沧拔⑵?、水文、水质、土壤、野生动植物等200多个前端物联感知设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湿地鸟类、数量以及种群分布进行监测,实现湿地资源监测全要素、全周期、全覆盖,推进湿地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
“武汉还坚持多样展示,彰显了湿地之城的魅力。”亢德芝举例,武汉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野保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湿地与水、关爱湿地”“珍爱湿地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百鸟风筝节”等各类活动,湿地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重点研究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时,作出了“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要推进湿地?;と蚪獭薄耙鼋鼗菝袢蚋l怼钡戎匾甘荆⒊隽思忧渴乇;さ闹泄?。从中国路径到全球行动,湿地保护发展再次迎来新的契机。
要坚定不移把?;ぐ谠诘谝晃?,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我国湿地面积有5635万公顷,占全球约4%。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湿地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进一步凸显。
亢德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思索着湿地保护应该怎么做,怎么推进?通过开展一系列广泛深入的实地踏勘,听取市园林和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以及搜集前期科研团队所作的调研资料数据作支撑,她提出了在武汉设立湿地?;び胄薷垂抑氐闶笛槭业慕ㄒ椤?/p>
亢德芝认为,湿地?;び胄薷垂抑氐闶笛槭揖咛蹇捎芍泄挚圃呵M?,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参加,秘书处设立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加强湿地?;ば薷纯蒲а芯?,重点研究湿地发育演变的过程与机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湿地资源?;び肟沙中玫燃际?。
“中国湿地?;ご游浜鹤呦蚴澜?,形成成熟的发展路径还有一段路要走?!敝辈ブ校旱轮ケ硎?,湿地?;び胄薷垂抑氐闶笛槭矣忧可锒嘌浴⒈粑N镏忠约笆乇;ば录际踉擞玫确矫娴难芯浚庇忧拷涣骱献?,从?;な导?,通过国际会议交流推广,不断完善提升。
她进一步建议,加大湿地?;す屎献?,推进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城市建设示范,着力加强国际重要湿地?;ず臀浜汗适爻鞘薪ㄉ韫芾恚岣吖芾硭?;结合湿地保护参与全球?;ず蚰袂ǚ赏ǖ阑疃焕靡言谖浜撼闪⒌摹傲瞎司邮鹬泄纳瞥鞘泄部占湎钅颗嘌祷亍笨故乇;び胄薷吹难踅涣骰疃?,就湿地保护与修复相关研究课题开展国际合作。
(长江日报特派北京记者汪甦 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