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央统战部五局局长晏淼率队来汉调研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组一行现场考察了中铁大桥院,了解该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特别是“中铁大桥院高宗余院士工作室”建设情况,并与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交流。
△ 调研组一行参观中铁大桥院企业文化展
△ 调研组一行与中铁大桥院党外知识分子座谈
大家知道吗,中央统战部调研组此次调研的“中铁大桥院高宗余院士工作室”可不一般,它是我市企地合作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阵地之一。今天,小编就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工作室的基本情况吧!
在省市统战部门和大桥院党委的领导、支持下,2018年,中铁大桥院成立“高宗余工作室”,为企业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学习交流、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近5年来,工作室逐渐培育起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参政议事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强的党外代表人士骨干队伍,不仅立足岗位攻克了多项桥梁科技“卡脖子”难题,还有10余名同志被推荐担任全国和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咨政建言,工作室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明晰管理体系 夯牢实体阵地
在中铁大桥院党委领导下,以打造工作室平台为契机,围绕“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成果”的工作要求,探索建立了工作室管理办法,不仅明确工作室组织架构、工作目标及管理制度,规范提案征集、建言献策、课题申报的办理流程,并结合建言献策课题的规模和类别,按照专业结构互补、年龄梯次分布的原则,联合其他党外代表人士,组成一定规模的工作团队,有效夯实了工作室实体阵地,实现了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
△ “中铁大桥院高宗余院士工作室”
截至目前,工作室在本行业本领域完成研究课题34项,创造经济效益约29亿元,社会效益显著。
强化思想共识 打造人才高地
为激励党外知识分子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大局、企业发展方向充分融合,中铁大桥院将工作室打造成为理论学习的“新阵地”,组织政策形势宣传和理论培训。
在企业制定 “十四五”规划、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科改示范行动等重要事项上,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发挥作用,提出了一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形成一批课题研究成果,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组织领导能力强、合作共事意识好的党外代表人士骨干队伍,推动中铁大桥院统战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四个面向” 凝聚最强力量
为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凝聚和发挥“党外智库”作用,中铁大桥院以拓展工作室成果为纽带,以聚焦“四个面向”为战略方向,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在大桥院工作室团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扩大涵盖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党外知识分子力量。
通过建立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全力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规模,广泛研究多功能桥梁结构方案、高性能材料、智能化建造装备、绿色化建造技术,成果运用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平潭跨海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深中通道、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常泰长江大桥、川藏铁路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项目中。
下一步,市委统战部与中铁大桥院将深化合作,深入推进工作室建设,总结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提升武汉市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水平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