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排队,有序乘车!”4月22日上午,在鲁磨路磨山公交场站,志愿者李旺富和徐晶晶身穿志愿服务队的制服、戴着红袖章引导乘客乘车。“每到节假日,来磨山站维持秩序已成了我们的传统,两人一班,每次轮换?!?/p>
“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旺富。记者李永刚 摄
李旺富是武汉公交“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队长。这支队伍成立于2018年,从临时起意到数年坚守,于细微之处着手,让群众在一件件小事情中感受公交志愿服务温暖的初衷始终没变。
临时的事做成常态
“红色贝雷帽”志愿队战斗力满格
志愿服务队队员开展活动。通讯员鲁娟 摄
在开公交车之前,李旺富当过兵。2010年12月从部队退役后,他入职武汉市公交集团成为一名驾驶员,先后跑过585路和24路。
2018年8月武汉军运会筹办期间,这位退伍老兵心潮涌动,发起组建“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在公司的支持下,20多名线路职工加入其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伍军人。当“退伍兵”遇上“志愿红”,这支队伍释放的“战斗力”瞬间满格。
武汉军运会期间,“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接了钟家村站点的全天候志愿服务:维护乘车秩序、解答乘客问询、帮扶老弱病残孕。业余休息时间,大伙儿就进行军体拳、队列训练,增强体能。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顶“红色贝雷帽”戴上就不摘下,这个原本临时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一干便是近5年。
军运会结束后,“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以鹦鹉大道钟家村公交站为据点开始了长期志愿服务。每逢节假日和社会重大活动期间,总有头戴红色贝雷帽的身影出现在站点。
4月25日,李旺富又提前制作完成了五一期间队员志愿服务的排班表。他说:“五一是市民出行的高峰,一定要确保乘客不滞留,来得通畅、走得顺利?!?/p>
不断凝聚的志愿服务力量让24路线路职工拧成一股绳。如今,“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获评武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线长董伟认为,这是一种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方式,“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开头班车5年没误一趟车
自制爱心卡帮乘客顺利乘车
李旺富帮助老人乘车。通讯员张曙光 摄
开公交头班车是一份苦差,对驾驶员的身体和意志是一种挑战。2016年,线路征集头班车司机,李旺富主动报名。
每天4时闹钟一响,李旺富就翻身下床,从家里赶到24路起点站汉阳阳新路站,准备将车开到汉口去发6时的头班车。每次发车前,李旺富会提前20分钟抵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5年来,他从没有误过一次点和一趟车。
“坐头班车的乘客基本固定,有的去汉正街打货,有的去解放公园晨练,有的去医院看病……”李旺富介绍,为了乘客能及时搭乘到头班车,他自制了小卡片发放给乘客,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更为细心的是,他还在头班车到达的每个站点标注了到达的大致时间。他手头还有一个微信群,经常需要坐头班车的乘客大多都在里面。车子何时出发或遇到任何突发状况,李旺富都会第一时间发出消息。
李旺富也有重点关注的对象,每每有老弱病残孕乘客上车,他总会习惯性地多看一眼。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盲人奶奶乘车,李旺富看到后,立刻从驾驶室走出来上前搀扶。奶奶姓周,经常搭乘这趟公交,一来二去,二人渐渐熟识,李旺富给老人留下了联系方式。后来,李旺富得知老人还有一个老伴,身体不好,他便定期去二老家里探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李旺富的带动下,线路上更多司机走进社区,每月定期帮扶困难户和孤寡老人。
师徒分别获评省市劳模
用微小举动温暖这座城
李旺富师傅刘勇,师徒同时获评劳模。记者李永刚 摄
如今,志愿服务队已有60多人。谈起队伍的发展壮大,李旺富说很感激一个人——他的师傅刘勇。今年,李旺富获评武汉市劳模,师傅刘勇则获评湖北省劳模,师徒一起评“劳?!?,这在武汉公交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48岁的刘勇在24路开了20多年车,是线路的“王牌司机”。初来24路的李旺富主动拜师,“开车技巧、服务方式,都是从他那儿学的”。
李旺富回忆,刚开始行车,自己有个进出公交站不打转向灯的毛病,后经师傅指出,他就再也没有犯过。师傅的一句“行车习惯要从一个转向灯开始培养好”在他心里打下深深烙印。
24路沿途经过多个学校和医院,乘车以老年人和学生居多?!耙嗟纫坏取⑷靡蝗?,开车提前观察50米之外……”常常被刘勇挂在嘴边。
4月21日下午,刘勇正在行车,前方突遇两辆电动车相撞,车主连同两个小孩摔倒在地。没有多想,刘勇迅速踩下刹车,向乘客解释后快步跑下车将电动车扶正,将孩子和受伤女士扶到马路边。
“他总是身体力行告诉我们,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的精神就要延伸到哪里?!崩钔凰?,武汉公交有500多条线路、上万名司机,这样的“日行一善”每天都在三镇街头发生着。感动于同行们的温暖举动,他也想用微小的举动去温暖这座城。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通讯员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