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涂为 通讯员游碧溪)花开满城,走在路上的市民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口袋公园”出现在家门口,东湖绿道更是外地游客首选打卡地……不经意间,整个武汉推窗就能见“绿”,转角就能遇“美”。却很少有人探究,美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今年的武汉市劳动模范、该院总工程师季冬兰刚刚参加完在长沙举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她代表武汉园林进行了论坛分享。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季冬兰。 记者李永刚 摄
季冬兰自1998年开始深耕园林规划设计,近20年来在海绵城市建设、绿道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滨水景观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完成省内多项园林工程研究和标准制定,主持过东湖绿道景观设计、华中药用植物园、中山舰景观、光谷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等重点项目。曾荣获国家、省、市专业奖60余项,被授予“武汉巾帼建功岗位明星—十佳园林之星”“武汉市建功立业女标兵”“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用双脚丈量百里诗意绿链
“好设计都是用脚走出来的?!闭馐羌径际贾占械淖谥肌T诙痰澜ㄉ柚?,她带领项目组实打实用脚走出100公里的线路,“微信步数每天应该2万起吧!”图纸设计的地方都一一走到,遇上刮风下雨,她依旧坚持在现场指导?!叭ナ档乜戳?,你才能发现设计到底合不合理,美不美。我把自己代入成游客,体验配套设施,有的路不止走一次,每一遍都有新体验?!奔径几嫠呒钦撸痰乐饕侍馐橇偎患?、临水不亲水。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尽可能预留出透水线,再与休憩空间结合。设计本身需要与周围景观相融合,才使人能身临其境感受与自然的相依相存。整条东湖绿道与滨水景观融为一体,“山峦翠,水含清”形成百公里诗意绿链,项目得到国内外专业机构的点赞。
季冬兰说自己设计的初心,本着?;ご笞匀?、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少些人工雕琢,多些自然野趣,沿着湖光山色顺势而建。“因地制宜很重要,我想轻轻地将设计放进风景里,而不是大刀阔斧改造?!背硕?,在武山湖绿道、荆门园博园、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江夏三山森林公园、云栖湖岸等一系列的项目中,季冬兰都坚持到现场教学,用把设计“画”在大地上的理念,建设出一批批优质的园林景观、生态修复的标杆项目。
口袋公园满足百姓对美的需求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是为居民服务的微型城市开放空间。近年来,武汉市通过高品质的设计和建设,让城市的边边角角变身市民家门口的公园,无须远足,就能享受游园、赏景、休憩健体。
季冬兰认为,现阶段武汉园林特色逐渐彰显,各区纷纷开展口袋公园建设?!翱诖暗慕ㄉ璨唤鼋鍪浅鞘新痰氐挠行Р钩洌箍梢匀么蠹夷芫徒芘懿?,花丛旁锻炼下身体,陪孩子玩玩沙??诖暗纳杓朴σ陨缜用裥枨笪枷颍蛟炜旖谧喽际猩钪械姆趴涨?,让市民生活慢下来,生活圈美起来。”
季冬兰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微更新、微改造,综合利用城市道路边角,通过见缝插绿、艺术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更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口袋公园。
让儿童在户外能安全地适度冒险
现在,季冬兰的孩子已读高中。她告诉记者,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她曾带孩子去过项目现场,也去过很多公园绿地游玩。孩子天生都是爱户外的,哪怕搬砖都兴高采烈,但如何能确保儿童户外的安全,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儿童行为特点的场地?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季冬兰的问题,她在反复翻阅资料和调查中发现,由于国内缺少相应的标准,很多户外儿童设施质量和设计参差不齐。2019年,季冬兰正式开始编写《儿童户外游憩场地设计导则》。做一个规范的设计标准并不容易,历经3年时间,她牵头国内多家设计院、高校、专家团队,经过多次征集意见及反复修改,在2022年导则正式出台。
花这么长时间,协调这么多单位、专家,做出一个有关儿童户外设计的导则规范,季冬兰很有成就感。她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想鼓励儿童从室内走向室外,给孩子们提供能适度冒险但安全的场所迫在眉睫?!疤剿鞫押贸沙た占?,提倡公共艺术介入,让孩子们对世界能产生探索的兴趣。设计和规范本身,就是为了惠及更多的儿童与家庭?!奔径妓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