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科技专利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的基础工作。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精测电子”)在自动光学检测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位居行业前列——截至2022年底,该企业授权专利已突破1800件,软件著作权已突破300项,主导或参与发布团体标准6项。从一项项专利,到一个个标准,武汉精测电子集团牢牢掌握着行业话语权。
成功的背后,是武汉精测电子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唐奇林用“专利导航分析”帮助企业规避一个个专利壁垒、自主研发出产能爬坡及良率检测的关键技术,确保高端检测仪器的国产化供应,让中国泛半导体用上“中国标尺”,确保“中国精度”的供应链安全。
近日,经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市发改委组织评审推荐,唐奇林入选“武汉英才”培育支持专项“现代服务业人才”。
武汉精测电子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唐奇林。
让中国泛半导体用上“中国标尺”
“在工业生产中,良率管理能力被认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国产平板显示面板制造中,如果面板良率偏低,将导致‘缺芯少屏’中的屏显无法被纳入终端设备厂的供应商体系中”,光学测量仪器是显示面板、半导体芯片生产制程中的关键检测装备,唐奇林以其中的“良率检测”为例。
近日,唐奇林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以往这类高端显示测量仪器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唐奇林团队一路悉心护航,“在早期调研阶段,我们有‘专利导航分析’,能全面梳理光学测量仪器的技术路线,排查哪些技术路线被设置了专利壁垒,识别知识产权风险项;在立项阶段,我们用组合拳回避专利侵权风险、绕开专利壁垒,同时,我们的知识产权?;な侄我苍诓欢系?,有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技术标准等”。
他见证了武汉精测电子逐渐掌握半导体显示的“良率溯源与参数优化”关键技术,这项技术一举解决武汉市泛半导体产能爬坡及良率的“卡脖子”难题,确保高端检测仪器的国产化供应。
“在不断追赶的科技竞技赛场外,没有硝烟的‘专利战’也在打响?!碧破媪只匾洌浜壕獾缱友蟹⒌哪晨罟娲庋Р?,规划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功规避了某国外巨头在国内布局的近百件专利壁垒,经第三方评测,产品性能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欢迎。
唐奇林介绍,这家不愿“退场”的国外巨头多次购买公司的这款产品,寄回国外总部进行拆解分析。
但武汉精测电子从源头进行技术创新,并及时进行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等布局,已形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泛半导体国产检测装备。目前,这款产品已在众多专业领域掀起国产化替代浪潮。
泛半导体检测设备是芯片屏显制造的“尺子”,其重要性在于决定了每一道芯屏制造工序的基准。万一哪一天,这把“尺子”被抽走,武汉精测电子的“中国精度”仍为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
唐奇林介绍,如今,武汉精测电子自主开发电讯号检测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开创性提出多模式接口超高分辨率自适应测试技术,以及亚像素级图像评估校准技术,专利先后荣获中国专利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稳稳驶入显示、半导体测试赛道,从追随、赶超、超越到领先,成功实现了数十种泛半导体检测装备的国产化替代,产品用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已涵盖国内各主要面板、模组厂商。
精测电子。企业供图
带头冲破封锁线为行业打通专利壁垒
“如果没有人带头去做这件事,就像三体人‘锁死’地球科技一样,整个行业就得不到发展”,就在去年,唐奇林带领团队成功规避了行业一项“卡脖子”专利壁垒,一举绕开了横亘在众多国内仪器设备厂商面前的专利技术壁垒。
唐奇林介绍,高端的光学测量仪器长期处于被国外企业垄断和卡脖子的局面,同时这些国外企业也在国内布局了大量的专利壁垒,阻碍了光学测量仪器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有许多产品,国内企业不敢生产,担心陷入专利纠纷。武汉精测电子依托知识产权工具,率领行业从“孤军奋战”到共同促进光学测量仪器的替代研发。
唐奇林介绍,由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ず凸芾砟芰λ教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武汉精测电子入选湖北省第一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成为国家认可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武汉精测电子已取得1888项专利授权、308项软件著作权、75项商标,曾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两年入选“中国企业专利500强”榜单。
自25岁第二次入汉后,安徽人唐奇林就留了下来,一待就是11年,定居、结婚、生女。他说:“我所在的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还孵育了一群专精新特‘小巨人’,企业的上下游不少就在武汉,感觉越干越有劲?!?/p>
精测电子。企业供图
专利诉讼维护企业知识产权
记者见到唐奇林正打开行业专题数据库,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期公布的行业专利申请数据。他介绍,企业要不断“加宽加固”知识产权护城河,就必须了解行业专利布局态势和最新技术动态,并按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高标准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近10年,北京、广州、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相继成立,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得到提升?!碧破媪炙?,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参与”,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2014年,武汉精测电子组建企业知识产权团队,开始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人才。作为理工科高材生、研发骨干的他,此前已是企业第一位知识产权工作者,当年进入企业知识产权部,开始摸索制定并落实企业知识产权规划。
唐奇林说:“我们始终坚持‘产品未动,专利先行’,积累维持一定数量的能够‘打仗’的高质量专利?!?/p>
敢于打胜仗,还要不怕“麻烦”。唐奇林介绍,企业某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后,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仿品,且售价显著低于企业同类产品售价,存在恶意抄袭侵权、恶意压价抢单的情形。他率领知识产权部迅速组织对市场上的仿品进行取证,通过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活动协助公司拿回了市场份额。
就在去年,国内显示检测行业出现第一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武汉精测电子全资子公司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收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终审判决,驳回一审被告苏州一家电子企业的上诉,维持原判。被告方被判令立即停止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唐奇林团队通过打击竞争对手的恶意侵权、防范专利侵权风险的“主动迎战”,初步告捷。
2020年始,唐奇林率团队在业内开展多起专利维权诉讼,多起案件一审阶段获高额判赔支持。目前,武汉精测电子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专利收储等手段,积累了近百件光学测量仪器核心专利。
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武汉精测电子知识产权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10年间,唐奇林从企业研发骨干成长为业界闻名的专利代理人,成为武汉为数不多的在企“国家知识产权局先进个人”。唐奇林说:“很多人问我,你学的是技术,却从核心研发岗半路出家做‘服务’,你亏不亏?我回答:知识产权绝不是往墙上贴专利证书的‘锦上添花’,而是市场竞争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我及团队的服务,将?;げ⒎糯笱蟹⒓壑?,我还将持续铸造并把守关系企业命门的‘兵器库’。”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人才 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