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2016年,中国品牌车企从萌芽阶段到站上国际舞台,在开放的市场上和全球汽车巨头同台竞争。20年的时间里,中国品牌汽车从低端做起向高端突破,市场份额也从连续下滑到企稳和增长,占有率从20.5%爬升至40%,走出了一条曲折中攀升的发展曲线。
尽管面对同样的市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却认为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扒?0年,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和技术的缺失。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当我们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明显缩小了差距之后,我们发现,比产品和技术更难超越的,是品牌?!?
在不同的挑战下,中国品牌汽车又该何去何从?如何做到销量与品牌价值成比例地提升?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营销创新构建新型的营销生态?面对年轻消费者,厂家应如何做?主机厂应如何与经销商实现共赢?一系列考验着车企领导的棘手问题,在7月31日召开的以“原动力·新势力”为主题的2016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峰会现场,均得到了一定启示与解答。
品牌向上是唯一出路
经过20年发展,部分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已能破百万,可以说从数量上已跨过了经济规模的基本门槛。但是,产品价格的上天花板迟迟不能有效突破,价值和价格之间的落差不能有效弥补,差异化品牌内涵和可识别的品牌形象难以有效形成。对汽车营销来讲,比销量更难突破的,恐怕也是品牌,或者说是产品的溢价能力。
“品牌向上毋庸置疑?!?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肖勇坚定地表示。他认为,当下市场形势给了中国品牌向上发展以机会?!捌放葡蛏鲜俏ㄒ怀雎罚谐【龆ㄈ绻ㄆ放疲┎幌蛏?,就没有生存空间,而最好的防守是进攻?!?/P>
“品牌向上,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杨学良如此表示。他解释说,政策及地方支持让品牌发展具有天和之利;而各家中国品牌车企在经过20年的磨练考验后,对汽车研发、品质、供应链、营销等层面都摸到了一些门道,能拿出不错的产品;其次,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产品认可度也有所提升,有数据显示,已有60%用户愿意花钱购买好的自主品牌产品。
而在品牌向上的过程中,肖勇认为首先要转变观点,“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靠抄袭模仿是不可能品牌向上的,要充满决心,不给自己留退路?!?东风乘用车副总经理李炜则认为不应单打独斗,而是需要系列发展。
需研究年轻消费者消费特点
博世中国副总裁(参配、图片、询价)蒋健分享的数据显示,在中国,80后出生的人群已经达到2.8亿,90后已有1.74亿,这部分人群正逐步成长为汽车消费重要的生力军。而这部分用户消费行为具有其独特特点,研究这部分生力军的消费特点也显得十分重要。
“价值观和个性化应是研究年轻消费者时着重思考的两个方面?!?华晨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景瑶如此认为。她解释说,这部分消费者购车并非完全看价格,而是要“看价值观与自身需求是否相同,他们讲究与内心心智相同的东西?!逼浯?,不走寻常路、不讲究中规中矩,同样也是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的特点,他们更喜欢个性化较强的东西。
比亚迪汽车(微博)销售公司总经理舒酉星以不久前上市的元为例,他认为以“不怂、不服、不负(辜负)、不废(颓废)”为定位的这款新品恰恰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不过,这部分用户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无是寻常信息,找朋友社交还是购物消费,他们都愿意从互联网上搜寻,这也为其推广提出了新的课题。
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范星则认为,年轻人的年龄可以“降低”到85后。据他分享的数据显示,2013年,85后消费者在全市场中占比为26%,2015年这一数字提升至了36%。三年时间比例提升10%,85后年轻人在汽车市场承担作用在飞速增长。研究年轻人的消费特点也成为了自主品牌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销商盈利需得到保证
“走了几十年,越走越艰难。”作为中国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庞大汽车董事长庞庆华一语道出了当下经销商发展的困难。没有隐瞒,庞庆华坦率的说除五菱外,其他品牌都有赔钱的店存在。以某豪华品牌为例,老店平均利润率不过3.3%,而新店的利润率仅2.5%。
在生存状况不佳的前提下,企业给予经销商的支持更为重要?;┢迪酃咀芫斫馕敖樯芩?,华泰通过为经销商提供如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为经销商提供支持?!盎┟挥醒箍?,经销商卖多少是多少,上个月库存比是1.8,在行业中处于较佳水平。”
保证经销商盈利,需要时间来进行发展和证明。北汽股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更愿意从如何去改善和提高经销商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层面来思考。据他介绍,目前北汽绅宝经销商盈利面已达58%。他认为是“五个好”造就了这一优异成绩,即:好品牌,好产品,好政策,好服务,好价格。
此前有一段时间,厂商关系趋紧,再加上电商的兴起,令大家开始探讨4S店模式未来是否发生变化。对比,景瑶认为目4S店未来可能会“消亡”。她解释说,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不在执着于线下一家一家的比较,而是通过网络线上查询相关信息,“未来4S店可能只是成交场所?!?/P>
20年的积累,难以超越已有百年积淀的世界知名品牌的发展。当下,消费者、营销手段和产品技术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把握这些变化,从消费需求、新技术、新模式、新的进入者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中国品牌面临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是每一位中国品牌车企领导所必需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