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的话题引发热议。“一生要强的中国人”在高原上旅游缺氧,朋友圈发的却是“纵马踏花享自由”;炎炎夏日在海边漫步被晒伤,朋友圈发的却是精修的美图……
在另一个严肃的职场领域,有的党员干部为了突出自己工作勤奋、业务繁忙、业绩突出,开始把“办公地点”转移到朋友圈,或挑时选点,凌晨12:00编辑一条“结束充实的一天”的文案;或事无大小,所有工作都要在朋友圈“晒一晒”“炫一炫”;亦或将朋友圈发的工作动态设置成仅领导可见;甚至发动群众力量,让群众配合上演“摆拍”“cosplay”的桥段。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朋友圈成为了人们展示生活、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所谓的“精装朋友圈”,简而言之,就是指将自己的朋友圈精心包装打扮,展示出自己想要给别人看到的一面。在工作中,明明可以按时下班,却要在朋友圈“伪勤奋”“假忙碌”,明明毫无实绩可言,却苦心孤诣地通过朋友圈博取领导的“点赞”,这种表现式的“工作”、展示型的“敬业”,其本质上是“形式主义”“虚功主义”的表现,反映的是党员干部贪功求名、急功近利的心理。
过度沉迷于打造“精装朋友圈”,与党的宗旨和使命背道而驰。此种只追求心理安慰和政绩唯上的行为,容易导致阿Q的精神胜利和习惯性“作秀”,带偏价值观和政绩观,忽视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群众的真正需求,无法推动工作真正干出实效。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可能会为了打造“精装朋友圈”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已经出现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精致生活”,最终自曝其“官样”家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罪恶行径,严重的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对党员干部来说,需要精心维护经营的根本不是微信上的“朋友圈”,而是自己的“毛坯人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甘于“毛坯的人生”,不在“精装的朋友圈”中演艺“自嗨”。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明确最大的政绩是为人民服务的实绩,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在工作中求实效,谨防陷入在“精装朋友圈”沉浸式自我“演艺”的泥潭。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实绩和实效的考核,避免单纯以“打卡式”的表面政绩来评价党员干部,让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干部得到认可和奖励。要坚决刹住体制内朋友“小圈子”的演艺之风,在革命同志、群众“大圈子”中演绎共产党人的精彩人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香宁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