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武汉公安自创“微报警” 危机时挽回一命
2016-04-15 13:56:00 来源:

长江网讯(记者 李赢 通讯员 王威 李雨生)“长了腿”的监控探头、像打车软件一样方便的“滴滴找警”、 刷身份证才会开门的智能门禁。4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首届“微警创”表彰会上,一批警务小发明、小创造集中展现。

去年以来,武汉警方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微警创”竞赛,广大民警立足岗位实战、潜心钻研,共推出258项具有示范性、可行性和推广性的“微警创”成果。经专家评审,71项创新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48名。

“小铁盒”获得国家专利

一个外形普通的长方形小铁盒,里面却暗藏乾坤,针对犯罪嫌疑人利用视频盲区、死角躲避侦查,这种“移动视频监控箱”应运而生。研发单位视频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刘军介绍,该设备可根据实战需要,快速布设到重点区域。2013年,江岸黄浦路公交车遭钢珠袭击案中,警方正是利用第一代“移动视频监控箱”布控,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3年来,该设备已历经6代发展,现在所搭载的20倍变焦镜头和星光级高清传感器,能监控150米范围内的所有目标,无论白天黑夜都清晰可见。自主研发的无线4G传输技术,使民警能远程操控它并实时接收视频画面。目前,该设备已参与侦查布控120余次,获取有价值的线索60余条,并获得国家专利。当天的表彰会上,该项成果获得特等奖。

一根伸缩杆解决大难题

相比之下,水上分局民警发明的浮尸打捞专用伸缩杆就显得“简单”了许多。一根1米多长的不锈钢管,顶端装有一个铁钩,5节完全伸展开有6米长?!翱杀鹦】此颐枪ぷ髦锌善鹆舜笞饔??!备梅志中陶齑蠖用窬泼魉?。

他介绍,分局平均每年要处置长江浮尸2、300具,可一些遗体常常漂浮在离岸边几米远的芦苇丛中,民警手够不着,巡逻艇也难以靠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分局刑侦大队的民警们发挥集体智慧,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了这款伸缩杆。有了它,民警站在岸边或巡逻艇上,通过伸缩杆钩住遗体的衣服,利用水的浮力,很轻易就能将遗体拉到岸边,整个过程既快速又不会对现场造成破坏,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据统计,今年以来,这项小发明已帮水上警方成功打捞了30多具遗体。

自创 “微报警”APP挽回一命

“感谢您的救命之恩!”4月13日上午,在武汉市三医院,刚苏醒过来的市民李先生紧握民警张文昌的手连声道谢。

3月6日下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社区民警张文昌手机上自创的“微报警”平台有人报警:光谷大道立交桥下有一骑电动车男子受伤倒地。张文昌立即赶赴现场,只见一年轻男子面朝下趴在地上不省人事。转业前曾做过医生的张文昌检查发现,伤者脉搏及血压急剧下降,情况十分危急。于是立即为他疏通呼吸道,并进行简单救护。10分钟后,伤者被赶来的救护车送往医院。经诊断,伤者颅内大出血,已压迫脑神经。医生说,若再晚来几分钟,恐性命难保。

张文昌告诉记者,这次多亏了刚开发应用的社区“微警务”APP平台,否则不会这么快获知这条警情。记者看到,这款手机APP软件上设有“微服务”、“微会议”、“微联防”、“微监控”、“一键报警”等多项功能。目前,已有约5000名居民群众加入了这个平台。

记者注意到,这些“微警创”成果大多出自一线民警之手,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如东新分局豹澥所民警研发的“智能安防助手”、硚口分局警务站民警创意的“迷失老人二维码‘黄手环’”、江岸分局后湖所民警研发的“身份证门禁系统”等,都来源于基层公安工作实践,展现了基层民警的智慧。据介绍,目前这些成果80%以上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