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思享一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带你解读新时代
2017-11-09 16:29:00 来源:人民网

微信图片_20171109151521.jpg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哪些特征?针对这些问题,思享者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为您一一解读。

微信图片_20171109151545.jpg

本期嘉宾

冯 俊,男,汉族,1958年1月生,湖北省英山县人,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思享者: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认识这一重要论断的意义?

冯 ?。合敖酵局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一个具有诸多历史特点的新时代。它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它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它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思享者: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应如何认识理解这一重要思想?

冯 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要求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思享者:应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冯 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思享者:新时代,我们党将带领人民开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冯 ?。合敖酵局赋?,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分两个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2035年为第一个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为第二个阶段,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臼迪郑夜嗣窠碛懈有腋0部档纳?,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享者:分两个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与 “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怎样的联系?

冯 ?。捍尤娼ǔ尚】瞪缁岬交臼迪窒执?,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是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化和拓展,既体现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又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分两个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高度契合,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必将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凝聚起磅礴力量。(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享者工作室 赵渊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