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魔都地铁最后的福利来啦!就在今天,12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17号线12月30日首班车起载客运营。届时,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长度将再创新高,地铁637公里+磁浮20公里,总长达666公里的全线长度,又为这座“东方巴黎”长脸了!
东哥东妹掐指一算,上海地铁选在年底上演这出压轴“大戏”,莫不是要为明年带帽黑科技做前期预热?果不其然,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邵伟中说了:“明年一季度,扫码进站将全面铺开。”
上海地铁最新网络运营示意图。
每天千万人次的地下客流,扫码就能进地铁,背后有马爸爸的阿里云鼎力支撑
一直以来,上海地铁都被视为全国轨道交通系统标杆,“圈子”里的地位非同一般。这福利一出,立刻占据微博热搜榜top1,微信转帖量一时间亦是居高不下。
上海轨道交通已成为沪上城市居民出行首选交通工具。其最高单日客流是今年3月17日创下的,全网总客流达1179.2万人次,其中换乘客流达497.7万人次。等于近一半上海人都在地下涌过,难怪上海的领导对地铁安全念兹在兹,须臾不敢放松。
细看上海地铁“经脉”图,17条线路,横跨整个上海的东西南北,最北11号线花桥站深入江苏昆山,助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而刚开通的青浦“专线”17号线也能闻到一丝跨区域发展建设的气息。地铁,打通了上海的“奇经八脉”,线路越来越长,上海越来越“小”。
一个多月前,上海在磁悬浮首先试点扫码进站,计划明年初在全市17条轨交线路全面推广扫码进站。乘客只需要在“Metro大都会”APP中一键绑定支付宝,就可以扫乘车码进站,出站时再扣除车费,无需兑换零钱和排队购票。支付宝方面表示,即使没有网络信号、或者支付宝账号内没有余额,乘客也可以先进站乘地铁,后续再支付车费。阿里云将在背后为“Metro大都会”每天千万级的访问提供支撑。
而不远的未来,用户可能连手机都不用掏,仅靠刷脸,就可以直接进站啦!东哥东妹发现,正在研发的新型进站闸机上,新增了一块屏幕,用户经过时几乎无需停留,屏幕就已依托阿里巴巴人脸识别技术,完成了人脸识别,开启闸机,供乘客通过。
刷脸技术日趋成熟,投入使用估计不会太过遥远。
对着售票机说出目的地,用支付宝付款完成购票。
12月5日,马云曾携阿里巴巴一众现身上海地铁,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蚂蚁金服联合宣布,三方达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阿里巴巴最新研发的语音购票、刷脸进站、智能客流监测等多项技术首度惊艳亮相。
马云携阿里巴巴一众现身上海地铁。沈文敏摄
达成战略合作后,阿里巴巴将成为上海地铁最重要的互联网技术合作伙伴。除了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技术,阿里巴巴还展现了另两项前沿技术——多模态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和智能客流分析技术。
前者首先应用在地铁语音售票机,以往乘客需要清楚知道目的地在哪条线路、哪个站点才能自助购票,现在,利用模糊查询方式,只需通过语音对售票机说出目的地,如“我要去东方明珠”,售票机会自动推荐坐到哪一站,乘客扫码或刷脸支付即可完成购票,全程不过数秒钟。
阿里巴巴iDST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鄢志杰表示,“传统的语音交互都是在家庭、车内等安静环境实现的,而语音售票机是业内首个能在地铁这种公共嘈杂环境,实现精准远距离语音交互的产品。我们深度融合了语音信号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了强噪声干扰问题。售票机甚至可在用户靠近时主动发起交互,无需用户唤醒?!贝死唷跋乱淮嘶换ァ奔际酰前⒗锇桶痛锬υ菏着嫉闹氐阊芯糠较蛑?。
而智能客流分析技术则能基于视频识别技术,替代肉眼,观察车站的客流速度、密度、拥挤指数等,同时结合地铁列车运营信息、外部天气信息等,预测未来流量变化,帮助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客流疏导、应急调度、危险防范等,保障乘客安全。
智能客流分析系统,能帮助地铁做好日常管理和突发情况处理。
日均客流千万,“二马”齐齐瞄准这块巨大“蛋糕”背后的商业价值
支付宝大举进军的领域,怎么少得了微信呢?11月17日在广州地铁,马化腾持手机用微信扫码进站。这标志着腾讯公司与广州地铁集团签约,正式展开智慧交通领域的深度合作。
占据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半壁江山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正将市场战火蔓延至公共出行这一巨大市场。在公共交通行业移动支付渗透上,“二马”并驾齐驱,先后夺下广州、上海两座轨交系统高度发达的城市,行动之高效让人细思极恐。
其实,在马云来到魔都地铁前,腾讯马化腾也造访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岸怼毕群蠹莸剑粗械牟恢故遣捎媚募业闹Ц斗绞?,更是窥视每天近千万的地铁客流人次背后的商业价值。
上海地铁客流数稳定,去年日均928万人次,今年964.19万人次,占上海公共交通出行的53%,全国最高,与东京、纽约等国外大城市相差无几。其中,交通卡用户占86.5%,单程票12.5%,通勤客流21%。但上海地铁管理方并不能准确了解这些用户究竟是谁,毕竟买个地铁票也要实名制有点不太现实。
这些数据,除了统计客流,还能做些什么呢?上海地铁近几年提出“地铁大都会”项目,以地铁出行服务为基础,地铁的生活周边服务为延伸,拓展地铁的商业服务。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涛介绍说,为了让这一理念落地,上海地铁最近做了三件事情。
第—,是推出了一款APP——叫Metro大都会,它未来会提供所有新的支付方式,无论是刷二维码还是其他,都会汇集在这个应用上。
第二,为地铁建立了一个“地铁宝”支付平台,这是和支付宝、银联共同组建的支付平台,来保障信用支付。其中一个最大特点是离线快付,交易时间控制在500ms以内,以达到地铁大客流过闸对速度的需求;交易最终完成是离线的,在人扫码进到地铁站之后,线下进行扣款。用到的“双脱机回写”技术作为上海标准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第三,与其他商业形态不同,要完成地铁的支付方式升级,有一个复杂的工程就是要改造全网络的票务系统。上海全网有5000多台进站闸机,到今年年底将完成2985台的改造。与此同时,新开通的线路将全面支持二维码进站的功能。这项功能从今年10月30日开始,已经在磁浮龙阳路至浦东机场站共27台闸机正式运行。
“目的不仅是支付方式升级,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乘客都留下行为数据,帮助我们把乘客转化为客户?!苯鹛嗡怠?/p>
在此基础上,上海地铁接下来的目标,一个是融合交通出行,打通公交、共享单车等平台。另一个是开放云平台共享,在不同城市之间实现标准、业务、支付的打通。让大家不论身处何地、何时,都可以用一个软件畅享公交出行。
不用再带手机,刷脸就能直接进站。
前不久,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调研申城轨道交通运行建设情况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不断提升地铁运行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对地铁出行安全、便捷的需求。李强认为,“超大城市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里,把责任真正落下去,把工作做得更到位?!?/p>
未来依托于大数据的延伸,上海地铁希望在知道乘客是谁的基础上,缩短地铁于乘客的距离,做一些定向的营销与推广,把乘客主动拉进来。以及,当城市出现重大应急的时候,可以依托数据定向的推送处置信息。
东哥东妹相信,作为目前全球运营里程数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未来的上海地铁将是全球最先进、最具有科技感的地铁,从而惠及更多的市民乘客,同时进一步助力申城构建全球卓越城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沈文敏 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