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权威!实用!|同济儿科专家联合发布《2018儿童流感应对指南》
2018-01-25 18:19:46 来源:周医见

编者按

流感到底有多可怕?孩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如何服用奥司他韦才是科学安全的?需要注射疫苗吗?流感到底过去没有.....网络信息霸屏,各种说法争议颇多,公众不但没有兼听则明,反而有不知所以之感。如何让孩子安然度过此次流感危机,来不得一点似是而非。

因此,想廓清流感笼罩的迷雾,作为全国儿科医学权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专家发出“同济声音”,联合发布《2018儿童流感应对指南》,从科学角度和可操作性进行科普,详细解读此次流感的真相,教会各位家长如何应对,让“同济声音”跑赢谣言。

监制 / 罗小平  仇丽茹     编辑 / 胡方园

目录

问题一:【现状】

流感已发展到什么程度?

问题二:【案例】

门诊典型案例分析,为家长提供参考。

问题三:【鉴别】

流感如何与普通感冒鉴别?

问题四:【感染源】

大多是通过什么渠道被感染的?

问题五:【药物】

应该如何正确选择流感药物?

问题六:【就医】

哪些情况必须就医,候诊时如何护理?

问题七:【并发症】

流感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问题八:【重症】

目前出现了哪些危重病例?如何救治?

问题九:【预防】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问题一:【现状】

流感已发展到什么程度?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年幼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流感活动仍处于冬季流行高峰水平,整体流行水平明显高于往年,是近几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全国报告的流感暴发起数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确诊住院与重症病例数也有所上升。

2018年第2周(2018年1月8-14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ILI%)为6.0%,高于2014-2017年同期水平(2.9%、3.2%、3.1%)。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8362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3778份(45.2%),其中A型流感1759份(46.6%),B型流感2019份(53.4%)。

▼▼▼

问题二:【病例】

门诊典型案例分析,为家长提供参考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案例一

四岁小男孩体温高达40℃前来就诊。家长表示,孩子一天前不明原因发热,还感到恶心呕吐,身上肌肉酸痛,还偶有咳嗽,但无抽搐,服用“头孢克洛、小儿解感颗粒、美林”后并没有好转,精神、饮食、睡眠都比较差,但大小便还是正常的。

经询问得知,小男孩所在幼儿园已有多个“发热”患儿。体检发现,孩子咽部明显充血,体温39℃,但血常规、CRP基本正常。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样病例),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第二天,患儿病情有所好转。

周 华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案例二

二月龄婴儿高烧39.5℃,有轻微咳嗽,前来急诊。通过血常规检查显示均属于正常范围。但小婴儿有明显的呼吸急促,通过肺部CT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肺炎。

才两个月大的小婴儿,是怎么被感染的?随后得知,外婆最先出现低烧,紧接着家里其他大人陆陆续续出现发热、打喷嚏等疑似流感症状。经流感病原检测等一系列检查后,确诊孩子为流感,给予奥司他韦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次日,患儿病情有所好转。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案例三

一对一岁11个月大的双胞胎女婴,上午出现发热且抽搐,家长下午就抱来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为乙型流感病毒,结合孩子相关症状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热性惊厥。在病程第一天和病程第三天分别给予两个孩子口服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发现:第一天当即服用药物的孩子病程明显缩短(见下图)。

▼▼▼


 

问题三:【鉴别】

流感如何与普通感冒鉴别?

黄永建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在流感流行时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需要高度警惕:

1、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见其他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或体征(俗话说“干烧”);

4、在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可回忆发病前7天内是否曾到有流感爆发的地方;与流感可疑病例有过密切接触。

普通感冒如何与流感鉴别:

1、普通感冒:流感的全身症状较之普通感冒偏重,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呈阴性;

2、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等,不具季节性和传染性,感染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基本没有其他上呼吸道部位症状同时存在,也少有或没有全身症状;根据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呈阴性。

3、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流感有咳嗽症状,有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1、流感样病例起病急骤,体温≥38℃(38.5),伴有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缺乏其他表现,尤其是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者,考虑为流感样病例。

2、流感病毒是流感样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拟诊的符合率可高达77%。

3、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体。

周 华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1、流感的发热急骤且不易退;

2、流感患者有的咳嗽并不严重;有的却是先咳嗽再发烧,咽喉炎致声音嘶哑;

3、流感患者往往感到乏力且呼吸急促,身上酸痛,偶见横纹肌溶解症与流感亚型有关。

问题四:【感染源】

大多是通过什么渠道被感染的?

周 华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如果是学龄期的孩子,在学校被感染的概率大;而对于三岁以前的幼儿,早教班、游乐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孩子们手牵手接触、喷嚏或飞沫,都可能传染流感;最近的研究显示:流感病毒甚至可以通过呼吸传播。

卢慧玲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1、如果家长自己病了,不得以要照顾孩子,就一定要戴上口罩;

2、注意餐具、玩具消毒;

3、多喝水、勤漱口。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1、随着二胎越来越多,注意家庭内部孩子之间的及时隔离;

2、幼儿园、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出现集体感染事件时,学校应尽早采取隔离等相应措施。

问题五:【药物】

应该如何正确选择流感药物?

周 华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1、如果确诊为流感,应尽早服用奥司他韦,且用量要足,量不足容易将病程拖长,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2、切忌滥用抗生素。一有发热症状,不管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就到社区打抗生素,而抗生素里往往配有激素,如果不对症很快发热就反弹。此外,滥用药物还会导致耐药发生。

3、切忌滥用中药针剂。中药属于大分子药物,多次注射易沉积在肺部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诱发过敏症状。

4、切忌滥用感冒药。XX止咳颗粒、XX止咳糖、XX氨酚黄纳米颗粒.....误以为中药副作用少,一有症状就给孩子服用。殊不知,有些中药未经临床验证,副作用不可知。中药的毒副作用是慢慢体现出来的,待你发现时,已大量服用。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1、在流感高发季,应该针对疑似流感患儿,尤其是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流感并发症的发生。

2、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

黄永建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1、早期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播,?;じ嗾5暮粑郎掀は赴?;

2、抑制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影响,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3、抑制病毒排出,降低传染性,有利于流感流行的控制。同时也?;ち似渌赘腥巳骸?/p>

卢慧玲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有心脏基础性疾病的孩子,可视情况进行预防用药。

问题六:【就医】

哪些情况必须就医,候诊时如何护理?

黄永建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由于病毒性感冒有一个过程,反复跑医院易导致患儿交叉感染。

以下常见情况可不必反复去医院就诊:

1、孩子起病一两天,如果只咳嗽、流涕,精神好,可以在家里观察,多喝水,多测体温,可温水擦身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

2、体温超过38.5℃,可以在家先服用退烧药,若吃了退烧药体温降下来且不再反复,精神食欲好;

3、肺炎恢复期,医生配了口服药,孩子状态好;

4、腹泻确诊为肠道病毒感染后,前期医生已经进行补液处理,孩子呕吐腹泻次数也随之减少,精神状况好,一周后可能治愈。

婴幼儿(3岁以下)病情变化比较快,且不善于表达,导致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不易被家长发现,因此,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患儿精神不好、胃口不好;

2、发热两三天还不退烧;

3、婴幼儿有寒战,四肢末梢阙冷;

4、并发季节性流感所致的病毒性肺炎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5、有心肺肾等基础疾病,或既往有热性惊厥的患儿;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请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又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周 华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1、在候诊时,患儿千万不能被捂着,以免发生热性惊厥:用温水给孩子擦拭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和背部,不要用酒精;如果发热在 38.5℃以上,建议在排队就诊时给孩子用上退烧药;

2、如果孩子出现面色不好、精神萎靡等危急情况,务必及时跟分诊护士反映,让孩子紧急就诊;

3、不要轻信未经求证的网络信息,缺乏专业性。家长如果不会辨别病情,请送往医院。

卢慧玲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小于6月龄,尤其是3月龄以下,孩子出现发热,尽快就诊

问题七:【并发症】

流感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黄永建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流感并发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主要发生免疫功能低下者,继发细菌性肺炎发生率为5-15%。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且血氧饱和度低。

刘 艳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后果严重,主要包括流感相关性脑病、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以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最为多见。IAE起病急,进展迅速,初期症状可能仅仅只有发热,或轻微流涕、咳嗽等,很快进展至高热、抽搐、意识障碍、昏迷等。此时,治疗抽搐发作的药物往往难以控制,患儿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也可能有严重后遗症。

在流感爆发期间,要综合神经系统症状、血清抗体或咽试病毒核酸检测及神经系统影像学,以作为流感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

周 华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流感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并发症表现为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症状,发热且全身乏力。约30%横纹肌溶解症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呼吸道是一个特别的受体,正常人的呼吸道通过粘液排除细菌,当人患了流感之后就无法将细菌正常排出,极易同时引发细菌感染。

卢慧玲 /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对有心脏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流感比普通感冒病程更长,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更大。所以,有心脏基础疾病的孩子平时要增强抵抗力,流感爆发期间,尽可能切断传染源,加强心脏指标的检测,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问题八:【重症】

目前出现了哪些危重病例?如何救治?

熊 鹏 / 同济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收治了一例表现为反复抽搐的儿童重症流感:

患者是一个9岁的小姑娘,平时身体状况良好,很少患病。这次因出现感冒症状在外院就诊过,随后表现为反复间断抽搐,一度认为是脑炎或癫痫,就诊时再次抽搐发作,反应越来越差。接诊医生发现患者末梢循环较差,心音较弱且节律不规整,考虑为心脏损伤。

急诊检查结果显示:

心肌肌钙蛋白高达1565pg/ml(正常值<20pg/ml)。于是,通过绿色通道收入儿童重症病房(PICU)。但病情仍在进展,多次心脏停跳,抢救过来心电图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紊乱),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我们考虑这是一例流感病毒导致的爆发性心肌炎,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出现抽搐。该病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非常高。

最后,我们联合心血管介入专家予以安装临时起搏器,患儿逐步稳定,很快撤掉起搏器,心脏自主功能恢复良好。经历这一生死抢救时期患儿家长感慨万千,想不到这一小小的流感病毒真的几度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对于重症患儿,我给予以下提醒:

1、儿童本身属于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小年龄段患者(<3岁)感染并发症更高,病死率相应增高;

2、儿童重症流感病例主要表现在重要系统及器官的损伤,如合并重症肺炎,临床表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部分合并塑性支气管炎,阻塞气道,需要呼吸机辅助和支气管镜的介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其次还有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嗜睡、谵妄、抽搐甚至昏迷以及循环系统损伤,表现如胸痛、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炎或休克等?;褂猩偌娜缦低潮硐秩绺雇矗煌?、腹泻等,有时候被当成一般的胃肠炎治疗,效果不佳。

3、  对家长而言,如果孩子怀疑或已被诊断流感,在口服药物的同时需要严密关注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以下表现: 反复高热,精神萎靡、谵妄、抽搐甚至抽搐一定要及时送医;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甚至进展至明显呼吸困难同样需要紧急处理,对于出现心脏损伤,家长可能很难发现,尤其患者不会表达,可能只是表现少动,嗜睡,或者没有发热的时候四肢皮肤温度较低,这都是需要送至医院由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的;部分孩子表现为胃肠炎,完全不能进食,尤其是小婴儿,出现严重脱水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和营养素。

4、 一旦考虑儿童重症流感,最好送至有条件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救治,严密监护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问题九:【预防】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舒赛男 /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疫苗接种: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于变异,因此需每年进行接种。

2、尤其推荐儿童(6月龄以上)、孕妇、老年人(6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此外,6 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3、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每年的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当然流感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预防效果。

4、蛋清过敏者可以考虑接种进口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

1、不能替代疫苗接种的预防作用,仅作为不能接种疫苗者、没有接种疫苗者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者;同时又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进行预防。

2、接触前预防仅用于: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且在流感流行季节,无法使用其他保护措施的个体。

3、接触后预防仅用于:有发生流感并发症较高风险的人群,密切接触了传染期内(即从出现症状之前的1日到发热结束后24小时)的流感或疑似流感患者,且接触后时间不超过48小时,可启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

4、药物预防可降低但不能消除流感风险,并且一旦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恢复对流感的易感性。

监制 / 罗小平

同济医院儿科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擅长儿童内分泌疾病、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疾病等诊治。

监制 / 仇丽茹

同济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擅长:儿童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例如肾病综合征、复杂性尿路感染等儿科常见病诊治。

— 周医见 —


 

出品人:胡方园

[ 微信号:zyj ]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