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全国政协委员刘雅鸣呼吁多措并举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
2018-03-12 19:56:00 来源:人民网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任务。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多发频发背景下,提高公民气象科学素质,主动趋利避害,任务紧迫而艰巨?!苯衲耆交崞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围绕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提案建言献策。

  刘雅鸣建议,把气象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多层次完善气象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多手段创新气象科普载体,全方位推动气象科普社会化,增强公众应用气象信息、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是趋利避害的前提

  公民科学素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力。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20%。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10%。

  刘雅鸣认为,“作为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学素质是人们科学主动趋利避害、?;ど撇踩⒈U厦篮蒙畹那疤岷突??!?/p>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耦合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高发态势,气象灾害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凸显,防御难度加大。

  这意味着人们身边的灾害风险在加剧。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的相对不足?!袄习傩沼行д莆?、利用气象科学知识的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尤其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防灾减灾知识较为缺乏,自救互救技能还很有限?!彼?。

  这一现状正成为我国当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大短板。对气象科学知识的欠缺,还易导致人们难以充分理解、积极响应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行动,使应急减灾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在刘雅鸣看来,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增强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技能和应用气象服务信息的能力,是提升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平安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多层次完善气象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

  “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养,需要气象科普工作的久久为功?!绷跹琶硎?,中国气象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工作,不断扩大科普覆盖面、增强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开展的“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等活动已走进十余省份,惠及受众近10万人?!笆澜缙笕铡薄捌罂萍蓟疃堋钡绕罂破栈疃放菩вσ踩找嫱瓜?。但与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的迫切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她在提案中建议,将提升气象科学素质纳入国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多层次完善气象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更广泛地覆盖重点人群与地区。

  “例如,进一步加大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力度,让气象科普不仅进校园,还要进课堂、进教材?!绷跹琶硎荆嫦蚺┐寮氨咴兜厍?,需创新气象科普教育方式,加强农村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针对城镇劳动者,可在就业技能、职业培训过程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灾害应急演练等。

  她特别指出,针对提升领导干部的气象科学素质培训同样不容忽视?!傲斓几刹孔陨淼钠罂蒲匮?,关乎其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决策能力?!彼ㄒ榻罂蒲刂逝嘌的扇肓斓几刹亢凸裨笨蒲刂侍嵘卸?,以及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

多手段创新气象科普载体拓宽传播渠道

  老百姓以何种方式和渠道获取气象科普内容,直接关乎对气象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今,科普馆、新媒体等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气象科普平台。刘雅鸣建议,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气象科学传播渠道,多手段创新气象科普载体。

  “可将国家气象公园建设作为抓手,打造科普新阵地?!彼倮?,国家气象公园兼具生态?;?、观赏游览、科普和文化研究等功能,在具有丰富气象景观资源的区域建立国家气象公园,能充分发挥气象景观作为科普资源的天然优势。她建议,将国家气象公园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和旅游管理体系,实行整体?;?、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气象防灾减灾、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气象科普工作同步推进。

  此外,刘雅鸣认为,气象科普工作还应深度融入科普小镇、特色小镇建设。例如,将气象科普标准与规范纳入其中,在科普小镇和特色小镇打造气象科普品牌、彰显气象元素、展现气象特色?!翱破罩泄绱錯站、世界气象组织百年台站等,都可成为气象科普的新平台、新载体?!彼怠?/p>

  刘雅鸣强调,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社会力量不可或缺。应推动气象科普传播的现代化、科普时空的全域化、科普资源的社会化,鼓励社会机构、企业、个人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气象科普事业,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众享的气象科普生态。

(中国气象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