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总理讲到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会场上掌声雷动!看到这一幕,有自豪、有满足,我跟战友们一起经历了军队的这些变化。”谈起现场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的心情,第76集团军某旅工兵连一级军士长齐虎广代表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部队的人大代表,齐虎广这个有着25年兵龄的“七道拐”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盎岢〉恼粕恢皇枪睦潜薏??!逼牖⒐闼?,“能感觉到责任更重了,党和人民对我们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而作为人大代表,我还只是个新兵?!?/p>
刚当选那几天睡不着觉,一方面是激动,也是心里没底。当兵这么多年,一直在工作一线,一想到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反映好官兵的心声,就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做?!逼牖⒐愀嫠弑收撸淳┣靶┨?,他一有空到班排去了解情况,跟技术骨干聊天,把他们意见建议梳理成册。为了扩大意见征集范围,他还在旅政工网上开设了“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专栏,每天抽时间回复官兵留言,吸引了不少人讲出自己的强军感悟。
“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过去我们压根不懂什么叫合成、什么叫融合、什么叫体系作战,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些新名词为战斗力提升带来的新变化?!贝幼叻玫餮械酵险骷?,齐虎广遴选了不少关于战斗力建设方面“原汁原味”的“金点子”。
“改革的最大红利就是战斗力的提升。就拿我们旅来说,以往分散的通信、工化、雷达等专业军改后都集中了起来,形成了拳头效应。”齐虎广说,现在的力量编成更合理了,打仗导向也更鲜明了,在他们单位,去年底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九成以上都是训练尖子。同时,提起军改对战斗力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齐虎广有着自己的理解,“军人的最大奉献是战胜,军人的最高荣耀是打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是从体制机制和力量编成上适应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这才是一支军队应有的气质?!?/p>
被誉为“虎胆”架桥手和“铁马神医”的齐虎广,多次在重大演习和抗震救灾等极难险重任务中出色完成桥梁架设和维修保障任务,两项革新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舟曲抗击泥石流灾害中,为了架通抢救灾区的生命之桥,他腰系安全绳跳进了湍急的白龙江;在演习中他徒手爬上垂直桥面,冒着随时都会坠落的风险,在通行部队达到前解决了技术难题;面对新列装的重型桥车,他说出过“三个月架不起桥,班长不干了”这样的血性直言……
虽然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对平凡岗位日复一日的坚守成就了齐虎广。他跟桥车打了22年的“交道”,从“门外汉”成为了桥梁领域的“兵专家”,多次在重大演习和抗震救灾等极难险重任务中完成桥梁架设和装备维修任务,研制出“桥面平衡仪”和“机械化桥倒车自动报警装置”等革新器材,把架桥时间从11分钟缩短为8分钟。
“现在的感觉就像是第一次见到桥车,一定要把这个‘大家伙’拿下一样。”这位信心满满的“兵头将尾”说,“在改革强军的新时代,我要当好一颗‘螺丝钉’,在本职岗位上贡献全部的力量?!?br/>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金台点兵工作室出品。作者:孙利波、武帅、袁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