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能级、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依托,厚植成长沃土,推动企业公平竞争、竞相发展。
厚植成长沃土,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该市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联席会议会商制度,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拓展“转型升级”新赛道、新领域。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实行要素差异化配置,加强分层分类服务,倾斜扶持优秀企业,鼓励引导中间型企业,遵循市场规律淘汰落后企业。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链条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努力打造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依托产业基础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由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全产业链培育壮大战新产业。
厚植营商沃土,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该市找准为企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先后推出了重点项目直通车等服务,在助企发展方面跑出“加速度”。该市积极探索为民服务全程参与工作机制,在办理事项梳理、办事流程优化、延伸服务链条上,推进实施“三变”服务模式,实现了“小窗口、大服务”。2022年,该市发改系统全部实行网上咨询、受理,共受理办结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264个,投资额为528.81亿。
厚植创新沃土,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潜力。桐城市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首位产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链向中上游延伸。借助行业协会平台,加强行业协作,鼓励联合攻关,支持申报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省内一流创新平台。
2022年,该市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和通过率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该市已有94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47%。 (通讯员 陈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