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高校图书馆设发呆区#
引起大家关注
不少同学在休息放空
还有的同学专门跑来打卡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微博
为什么“发呆区”如此受学生欢迎?
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
发呆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好处
那么,怎样发呆才能有益身心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一、 人为什么会发呆?
专家表示,人在压力大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不良影响。
发呆是人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不经意间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安静状态,属于自我保护和调适,能很好地调剂精神。
图片来源:人民网
二、发呆的好处有哪些?
01激发创造力
发呆时,人的脑电活动以α波为主,这时人会感到放松舒适。特别是中间α波(9赫兹~12赫兹)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
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让人更富有创造力。
02缓解疲劳、深度放松
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人在安静环境中处于松弛状态时发生的一套综合的生理变化。
具体表现为心脏泵血量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耗氧量减少,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肌肉放松,四肢温暖,新陈代谢水平下降,促进合成代谢及有关激素如胰岛素的分泌。
松弛反应可以引起生理觉醒水平的明显下降,由此产生深度的放松。
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
03改善易急躁的性格特征
经常处于松弛反应状态,可以使机体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有利于对抗各种应激,优化性格,改善争强好胜、易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性格特征。
而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04最简便的放松方式
发呆对环境、时间等条件要求较少,更多的时候是自发的无意地行为,让身心放松更简单易行。
三、 如何发呆更有效?
虽然发呆有好处,但也需要注意方式和程度。那么,如何让发呆更有效呢?不妨试试以下小技巧。
01沉浸式发呆
发呆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尽量不要被打扰。你可以选择在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段进行发呆,不要接电话或回复消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发呆中。
02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发呆可以让你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美丽。比如,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富含深意的人文景观,能帮助你更好地感受生活。
03放松身体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坐着或躺下,放松肌肉,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郝詈粑庋梢愿ㄗ⒂谧约旱乃嘉透惺?。
04不要刻意想什么
发呆不是在想事情,而是让思维放空,随意游荡,让意识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不要刻意去想什么。
05设置时间
为了避免过度发呆带来的不良后果,发呆也要有限制。
比如,适当的时间限制,每次10分钟或20分钟。让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发呆,然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发呆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自然现象
适度发呆有益身心
发呆不是“摸鱼”
更不是“躺平”
发呆只是忙里偷闲、
快速充电的一种方式
每天发呆10分钟或20分钟
给情绪和心灵放个小假
一起小小的发呆一下吧~
(来源:健康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