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帮助人类深度认识月球。
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8月29日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为月球科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月球探测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跋衷谌澜缬泄卦虑蚝托行堑奶讲馐?,超过2个PB?!敝泄蒲г旱厍蚧а芯克澄薄⒀芯吭绷踅ㄖ宜?,月球上有密密麻麻的撞击坑,这些撞击坑对月球本身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撞击坑数量众多、形态复杂多变,研究起来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统计最多的是直径大于一公里的撞击坑,最新统计数据是100多万个?!绷踅ㄖ宜?,随着撞击坑直径变小,它的数量呈指数级别增长。要把每一类撞击坑都识别或统计出来,如果全部依靠人工,不太可能实现。
如今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解决方案研发部总经理曾震宇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阿里云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充分交流,历时近一年打磨,把多模态大模型拓展到了月球研究领域。
“陨石撞击坑是我们双方合作的第一个试点。现在看,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判别上,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最高能够达到80%以上,超出了我们预期?!痹鹩钏?,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化,未来多模态大模型还可以拓展到月球更多地质地貌的分析研究上去。
“利用大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撞击坑识别效率,降低研究成本?!绷踅ㄖ冶硎?,在这个项目上,地化所提供了很多月球和行星方面的教材和文献,接近2万多个PDF文档,大概有50多个TB。阿里云对这些文档进行数据处理后,变成了训练“大模型”的知识中心。
“月球专业大模型将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敝泄蒲г涸菏?、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评价道。(记者向定杰、李黔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