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数据显示,2024级本科新生基本过渡到了“05后”为主力的阶段,其中以2006年出生的人数最多,年龄最小的新生甚至到了“10后”。除了年龄,部分高?;构剂诵律兄孛冉细叩谋蠲?。
东南大学公布新生大数据,在2024级新生中有22位“zǐ涵”。山东理工大学8715位本科萌新中,“子涵”共有23人。
南京大学2024级4038名本科新生中,有13位新生名叫“浩然”,12位新生名叫“宇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年校本部共录取本科生2419人,有20对重名的“有缘人”。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独特寓意,有的寄托了父母期盼,有的反映流行文化,有的铭刻着鲜明时代烙印。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梅志罡分析,“90后”“00后”这一代新生儿的父母,其成长正好伴随着港台、日韩流行文化进入内地,不少家长就是看着琼瑶小说、武侠影视剧长大,时代的印记难免会体现在孩子的名字上,“子涵”“浩然”“宇轩”等爆款名字,就是其中的代表。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四轮重名潮,每一轮重名潮都伴随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新中国成立时,彼时振兴中华、富国强兵成为国人共识。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很多男性取名为“建国”“和平”,不少女性选用“桂英”“秀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第二轮重名潮?!熬薄坝隆薄坝ⅰ钡缺冉铣<贝有越衔怀?。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的名字迎来第三轮重名潮,“单名风”随之盛行,社会出现大量的“张伟”“王丽”。进入21世纪,第四轮重名潮到来?!昂朴睢薄昂迫弧薄靶棱钡让执笫芑队S肭叭种孛毕啾?,如今的名字更具“文艺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三夕表示,除了时代背景,宗族、家族姓名文化深入人心,如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家长取名字往往带上标识辈分的字。“我的两个哥哥都是用字派,所以他们中间都是用字?!闭沤淌谒担页の⒆尤∶己偷笔钡氖贝尘坝泄?,进入21世纪,年轻父母为孩子起名,更追求个性,也是受当下时代背景和时代氛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