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2日电(记者吴振东)9月2日是上海中小学开学首日,“红色”成为许多学?!翱У谝豢巍钡闹魃?,或是讲解员送课进校园,或者学生们参访纪念馆,“红色第一课”成为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精神的生动载体。
这天,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张严兮带着红色课程《遇见“党的诞生地”》,走进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教室。她为这堂课精心准备多时,希望寓教于乐,增进学生们对党史的情感,更把红色种子埋进他们心中。
“中共一大代表里,有哪两位是上海代表?”“当年开会时,毛泽东是做什么工作的?”“会址所在的这座石库门房子,是什么时候建好的?”张严兮设计的“党史大闯关”环节,彻底点燃了课堂氛围。一些“超纲”问题,孩子们难免“卡壳”,张严兮便一一解答,她告诉孩子们:“现在答不上来没关系,只要我们主动学习、增长本领,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p>
多年来,学校通过邀请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人员上门指导、馆校合作打造儿童版讲解稿等方式,不断壮大“小小讲解员”队伍,孩子们以童音讲党史,被亲切地称作“传承路上的小不点”。
“小不点”张穆清也想快点成为一名小讲解员,她骄傲地告诉记者她的学习收获:“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而毛泽东参会时刚好是28岁,从1921年一大召开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刚好是28年?!彼?,“我要把这个很有趣的巧合告诉更多小朋友?!?/p>
“理想、信仰,就是这样从小印在心里、牢牢记住的?!甭逡恢行男⊙3の馊罔硎荆庋难?、历练,会在成长中化作孩子自发的行为,影响他们的一生。
今年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不少上海中小学在“开学第一课”组织主题学习,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来自江西于都的长征源合唱团以朗诵、情景表演、舞蹈、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把莩鋈梦腋忧捉嵌渭杩嗨暝?,长征不仅是一段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备咭恍律呕勰怠?/p>
今年暑期,嘉定一中等校的70余名学生重走长征路,前往江西赣州、福建三明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近距离触摸了在历史长河中愈发鲜明的生动细节。这些学生代表将成立红色研学宣讲团,将所思所得分享给更多同龄人。
新学期开学之际,众多上海中小学生还走出校门,在红色场馆开展沉浸式学习,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伟大革命精神。
9月1日起,《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正式施行,明确图书馆、档案馆、烈士纪念设施等应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教育,为学??剐M馐导逃峁┲С趾桶镏V行⊙Ы淌Ρ硎?,今后将进一步丰富馆校合作方式、拓展教育内容,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