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罗瑞临 王含琦 谭梓怡 李思彤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红色资源底蕴丰厚。8月27日至30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走进湖北黄冈市红安县和英山县两地,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社会实践课程暨“大学生红心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青春印记书写在祖国的田间地头和乡间村中。
课程主讲教师王丽教授介绍,本次课程和社会实践以学生为本,旨在通过一系列红色宣讲实践以及主题社会调研,引导新闻学子领悟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媒体未来新闻人才。
“大学生红心宣讲团”第一站前往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首先邀请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喜坤为同学们讲解红安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之后赴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红安县档案馆和董必武故居实地教学。在革命烈士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学术委员会专职委员王桂娥教唱红安革命歌谣《送郎当红军》,讲述歌曲背后的红色历史。
同学们还来到红安七里坪镇熊家咀村,探访时代英模姜能山,聆听他六十五载守护红军烈士墓的感人故事。在列宁小学旧址,同学们与列宁小学同学们在七里坪长胜街同上一堂课,大手拉小手,共唱《八月桂花遍地开》。列宁小学周沁老师认为:“小学生走进大学课堂共同学习,这种现场教学形式非常有新意,我们小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收获很大!”
“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能做的事,党员自己首先不做……”观音阁村家书亭上,秦光远将军的家书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秦光远之侄、观音阁村党支部书记秦秋平说:“观音阁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很丰富,所以我们村这几年都在深耕红色文化?!?/p>
师生一行第二站,则来到长征国家公园英山园区,聆听湖北省史志专家库专家、原英山县志办公室主任、编审程铁强专题讲座红二十五军英勇事迹,先后参访红二十五军长征集结地旧址郁氏宗祠、鄂豫皖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旧址“安家老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旧址“安家新屋”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集结革命历史陈列展。
此外,红心宣讲团成员还组织了朗诵、情景剧、讲红色故事等红色宣讲活动。陈翾翾同学说:“重走长征路、爬牛脊骨山、诵读诗歌《英雄》、访谈红色陶家河村村民,我们运用新闻专业特长与优势,创作系列纪实报道作品和微电影等作品,让同学们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钡餮凶橥跤罘担骸白霾煞玫氖导室蟾橹兴吹牟煌耆谎?,只有真正到采访对象面前,一次次试错,才能慢慢摸索出诀窍”。
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表示深刻领悟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红色文化的价值。李思彤同学说:“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不仅品味了红色文化的历史,更见证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作用,让我增长了见识,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传播红色文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