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见习记者 张静娴
通讯员 裴羽尘 周凤
新闻记者10月10日获悉,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武汉分论坛承办的“‘小作坊’拥抱大模型,路在何方?”技术论坛顺利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00余位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代表,共同探讨了小规模科研团队拥抱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行各业。然而,对于资源有限、技术积累薄弱的小规模科研团队(小作坊)而言,拥抱大模型并非易事。一方面,大模型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测能力,为小作坊带来了技术创新、性能升级等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大模型所需的算力资源、数据积累等,都成为了小作坊难以逾越的鸿沟,面临着“用不起、用不好、用不上”的困境。
在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哲巍以“基于大模型多智能体的图生成:机遇与挑战”为题,以图生成为例分享了自己进行大模型相关研究的经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文泽忆的发言题目是“基于层间差异感知模型分解的高效微调”,重点介绍了如何进行更高效的微调大模型,他们也表示,尽管开发底层大模型需要强大的算力与资金资源,但小作坊团队可以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微调或者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其特定垂直领域的应用。
在思辨环节中,专家代表们讨论了小作坊团队如何突破数据资源和资金资源的双重限制。不少专家表示,小作坊团队可以通过数据增强、模型微调以及积极与公司、大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更要抓住大模型所带来的数据资源能力,有效利用大模型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解决方案。
据了解,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是CCF于1998年创建的系列学术活动,以“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成员能力”为宗旨,针对计算机学术、产业、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辨。YOCSEF武汉成立于2004年,目前已经走过二十年,是武汉计算机领域最活跃的青年学者组织,每年组织各类活动吸引上千人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