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刘锦锦
身边的电是如何来的?绿色能源如何从我国西部来到东部?为什么需要特高压输电……10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堂在湖北省科技馆一楼院士成果展厅开讲,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彭辉向前来参观的市民朋友介绍我国的一项超级工程——特高压输电。现场市民朋友认真听讲,小朋友们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提出小问题。
彭辉从中国能源困局、水与火互济-交流特高压、绿电西来-直流特高压、凤舞九天-特高压电网、龙腾四海-巴西特高压五个方面进行分享。彭辉介绍,我国“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共计九个,多位于西部和北部区域,可划分为北方地区能源基地、西北地区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能源基地,其中西南地区能源基地包含金沙江上游、雅砻江流域以及金沙江下游等地,主要涉及西藏、四川和云南等省。
中国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但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如何解决这一困局?特高压输电就是解决对策。彭辉介绍,特高压输电是指1000千伏交流电压和±800千伏直流电压输电工程和技术。其具有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线路损耗低等优势。他介绍了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特高压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该工程线路跨越黄河、汉江两大河流,全长约653.8千米,额定电压1000千伏。
“特高压被誉为世界输电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在这个工程前,我国的电力输送等级最高只有750千伏。”彭辉说。他谈到,从750千伏到1000千伏,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电磁、电晕、过电压及变电设备、绝缘等进行全新设计。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则实现了绿色能源送往东部地区。该示范工程起于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八省市,线路全长1907公里,额定输送功率640万千瓦,最大连续输送功率达700万千瓦。这条世界上首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用众多的“中国创造”实现了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中国引领”。
科学课上,彭辉还向市民朋友介绍走出国门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一期、二期工程项目是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的配套送出工程,是我国首个特高压“走出去”项目。听到中国技术与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市民朋友都深感自豪?!拔颐瞧匠6荚谟玫纾獗澈蟮目萍脊毕捉裉觳胖?。我们的科学家们太厉害了,为他们点赞?!蔽浜菏忻裢跸壬?。来自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的胡沛然小朋友则告诉记者,自己收获满满,“这些科学知识之前没有学习过,今天听了觉得很厉害,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学更多科学知识。”
湖北省科技馆副馆长周哲介绍,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作为科学家精神宣讲基地,一直以来开展“科学家讲故事”和“讲科学家的故事”活动。邀请一位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物、科普达人就某一主题内容,面向观众开展长达30分钟左右的主讲课程,以期通过科普课堂,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社会大众传播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图片来源:湖北省科学技术馆观众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