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陈栋
4月18日,武汉市洪山区铁机幼儿园和雅园以“非遗为媒、匠心为笔”,创新开展教师非遗技艺展演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实践,全体教师以传统技艺为载体,将廉洁教育融入非遗传承,实现劳动育美与品格塑造的双重教育目标。
活动设置“个人技艺比拼”与“团队创意展演”两大???,涵盖水拓画、国画、螺钿工艺、扎染、皮影戏等多项非遗技艺。
个人技艺比拼中,周陈老师以《扇引涟漪》为题,用水拓画勾勒出江南烟雨的灵动;徐细池老师以螺钿工艺《螺韵绘梦》复刻古典纹样,流光溢彩间尽显匠人巧思;王新月老师以《千“编”万化》为题,通过灵巧的双手,编织出一件件匠心独运的手工作品,展现了编织艺术的无限可能与精妙绝伦;熊敏老师挥毫泼墨,一幅《金玉满堂》国画寓意吉祥,以传统笔墨寄寓教育理想。
团队创意展演环节更是亮点频出:小班组皮影戏《三打白骨精》以光影演绎经典,童趣中渗透智慧;中班组《遇见扎染》通过蓝白服饰秀诠释自然与工艺的共生;大班组《簪花之美·古韵流芳》将非遗簪花与汉服结合,复刻东方美学精髓;行政后勤组带来的《伞舞江南·旗染墨韵》更以旗袍雅韵为底色,以油纸伞为画布,舞姿翩跹间绘就“梅骨莲韵”的清廉意象,实现非遗技艺与师者风范的深度融合,在舞台上织就一曲文化传承与廉洁从教的双重赞歌。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展演形式,构建“非遗+廉洁”的特色教育场景。教师们通过螺钿雕刻、伞面绘染等实践,将“廉”元素具象化:伞面墨梅傲雪而立,莲纹清雅脱俗,指尖技艺化作无声的品格教育。从“以劳育美”到“以廉润心”,非遗文化成为涵养师德、浸润童心的生动载体。
洪山区铁机幼儿园和雅园始终以非遗文化为纽带,探索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廉洁教育的协同路径。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非遗进课堂”实践,通过师幼共研、家园共育等形式,让传统文化与清廉品格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高尚情操的新时代接班人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