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孙浩 陈雪
近日,武汉经开区青少年创新中心建设启动暨朱光亚科技中学揭牌活动举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正式加挂“朱光亚科技中学”校名,成为全国首所以“朱光亚”命名的中学。
作为一所寄宿制公办高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早已荣誉加身:湖北省示范高中、湖北省领航学校、湖北首批科技特色中学……
全国首所朱光亚科技高中为何独独钟情于它呢?让我们循着朱光亚院士的足迹,踏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一同探寻背后的奥秘。
校园是学生“触手可及的科创乐园”
走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仿佛踏入了一所充满奇幻色彩的科技魔法世界。智能班牌宛如一位贴心的智能小管家,能精准识别你的身份,并迅速推送当日的科创课表。
上午,你或许会在与华中科技大学携手共建的“光亚物理实验室”里,全神贯注地调试无人机,看着它在自己的操控下灵活穿梭,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下午,又能在与东风本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参与数据采集,亲身感受科技与工业实践的紧密融合。
这样的学习日常,正是朱光亚科技中学“多维科创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
学校精心构建的“三维立体科技场域”,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探索未知的起点。占地6600㎡的武汉经开区青少年创新中心,宛如一座科技宝藏,20个核心空间静待少年们去揭开神秘面纱。光亚物理实验室、图灵信息实验室、诺贝尔生化实验室这3个专业实验室,24小时全天候向同学们敞开大门,仿佛在热情召唤:“快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最令人兴奋不已的是,学校与9家高新技术企业携手共建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如同一条坚实的桥梁,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让同学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能够在实践的广袤草原上纵情驰骋。
此外,还有北京人大附中信息学奥赛金牌教练佟松龄、国际物理奥赛金牌教练鲁志祥等11位专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顾问,为学生的科技探索之路指引方向。
常态化的科技活动、酷炫非凡的科技节……在这里,科技不再是课本上枯燥乏味的公式,而是触手可及、鲜活生动的现实。全国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在此举办,同学们在科创赛事中屡获佳绩,真正实现了“把课堂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壮志豪情。
班级蜕变“个性化的明星摇篮”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一乐;助天下少年而成就之,则是经开一中之绝!”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果。每一位心怀科学梦想的追光少年,都能在这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学校拥有完善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犹如一座精心打造的“人才孵化器”:北武班采用大中小一体化培育模式,初中教师、高中教师与大学教授强强联合,打破学年壁垒,以最先进的培育理念、最强大的师资团队、最科学的课程方案、最全面的评价模式、最高端的研究专家,为创新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
强基班在最高分、高分层不断实现突破,书写了30人过600分、均分631分的辉煌高考传奇;
985班在高考、体艺领域多元发展,为众多学子打开了通往理想大学的大门;
竞赛班依据国家赛事量身定制学程,金牌教练全程陪伴训练,助力同学们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
中法国际班划线单招,与法国巴黎高等电子学院、INSA国立应用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法语学习“大学直通车”贯通培养模式,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学子搭建了便捷的桥梁。
在经开一中,每一个心怀科学梦想的少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谱:或许是实验室里专注实验操作的剪影,在无数次的尝试中探寻真理;或许是竞赛场上闪耀的奖杯,见证着拼搏与汗水;又或许是专利证书上稚嫩却充满希望的签名,标志着创新的成果与荣耀……
教师化身“可造梦的导师天团”
在学校教师荣誉墙上,一组惊人的数据熠熠生辉:正高级教师5人,特级教师5人,博士4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30余人,高级教师占比可观,物理、数学竞赛专职教练各1名,还特聘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知名教授等担任科技教育导师。
这支实力雄厚的“科研型教师军团”,宛如一座坚实的学术堡垒,将用自身深厚的学术底蕴,托举起每一位少年的科学梦想。
作为朱光亚科技中学,科技大咖们将在经开一中常态化开展“追光少年”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并在每年12月举办“光亚科技节”,以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让科学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以科技特色为肥沃土壤,以拔尖培养为滋养养分,以卓越师资为温暖阳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让每一位追光者都能在这里积蓄能量,茁壮成长,最终成为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