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荣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感谢状
哈医大二院荣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感谢状。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讯(李华虹 杨帆)近日,一个杭州女孩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微博收获了13万人的点赞,她被网称为“最美小姐姐”和“真正的仙女”。同样,在大美龙江的土地上也有着这样满腔热血,怀揣爱心的一群人。9月28日,黑龙江造血干细胞100例总结大会在哈尔滨召开。至此,黑龙江省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已达8.4万人份,成功配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100例并完成了捐献。大会对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各地市血站、捐献者进行了表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为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颁发感谢状,以此对哈医大二院在完成采集造血干细胞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给出一个大写的赞。
会议现场。
据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李晓云教授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方法。通过放、化疗预处理加上异体造血干细胞植入,替代患病的造血组织,可以使白血病得到彻底治愈。异体造血细胞植入所产生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肿瘤杀伤作用,因此适用于那些放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措施难以治愈的血液病。
哈医大二院于2002年开展骨髓移植工作,作为全省仅有的,具备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两家医疗单位之一,2005年完成黑龙江省首例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已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近100例,平均5年生存率达76%。
家住密山的王先生,5年前检查出患有M1型白血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王先生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度精神压力极大,不吃不喝,脾气异常暴躁。后经自己亲生妹妹捐献造血干细胞,在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通过半年的相关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前的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细胞染色体由原来的男性染色体XY变成了妹妹的女性血细胞染色体XX,再加上病好以后的脾气也变得更加温和了,他得了个“王大嫂”的外号。关于自己的血液染色体的改变,他还特意向医生咨询过。医生告诉他不必紧张,这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因为他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于妹妹,所以这反而是骨髓移植成功的标志。一个月前,他见到了主治医师,谈起这几年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房子、车子都换了,女儿也顺利地安排了工作。“活着才是王道啊!”他感慨到。
哈尔滨的李先生今年53岁,半年前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一系列筛选,他的女儿与他配型成功,并在自己生日的当天为爸爸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真的没想到,我给了女儿生命,她又在生日当天给了我生命。”得知配型成功后,李先生和医生说到。目前他已在哈医大二院血液科完成了治疗,各项指标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重新开始了工作和生活。
据专家介绍,以上两种来自父母、患者兄弟姐妹和子女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最为常见的,配型成功后,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血缘半相合骨髓移植。传统骨髓移植需要供、受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抗原完全匹配,这在普通人群中的相合率为几万分之一。而半相合骨髓移植技术只要求供、受者一条HLA染色体相同,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甚至父母的表亲兄弟姐妹都可能成为供者,因此几乎每一个体都能够找到半相合配型的亲缘供者,极大地拓展了救治范围。
一说起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们总会联想到抽取骨髓,令人望而却步。其实,采集方式有三种,骨髓采集、骨髓+外周血采集和外周血采集。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先使用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然后再从捐献者手臂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技术提取造血干细胞,最后再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到捐献者体内。在整个捐献过程中,根据个体差异,一部分人会感到轻微的骨痛,对身体没有伤害。捐献结束后,只要注意休息即可,没有必要进行特别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