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历经3个小时,志愿者巩文元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伊朗患者带去生命的礼物。这是滨州市第2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首例涉外捐献。
巩文元是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教育工作15年来,他先后获得县师德标兵、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从2002年起,巩文元开始无偿献血,累计已达4000多毫升。2012年,他有幸加入了无棣县红十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当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征询是否同意捐献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不过当他与家人提起这件事时,妻子却明显得表现出了担忧。巩文元理解妻子的心情,可是,想想患者对生命的渴求,他说如果能让这名患者的生命继续,这点付出又算什么呢?
巩文元耐心给妻子解释捐献过程。“并不是大家所说的抽骨髓,而是外周血采集,就像捐献血小板一样对身体没有伤害。”后来妻子被他的坚持所打动,最终同意他捐献。
2月1日,在妻子和无棣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巩文元奔赴北京空军总医院报到。经过4天的准备,6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浊液203ml。
“我很欣慰我的血液能让一个生命黯然时摸索到一线光亮。希望通过我的志愿服务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巩文元说。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通讯员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