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 到底是谁“活该”?
2018-04-19 11:46:00 来源:荆楚网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荆楚网消息(记者 郭金富)4月17日晚8时,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污染大户身边的“黑保护”》,曝光山西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工业废渣,排放工业废水,对沿途村庄百姓带来很大危害。随后,一篇题为《记者暗访遭“扣押”!山西一个大公司的恶行昭然天下…》的稿件在18日引发全国各地的各级媒体迅速转发,网民也自发集聚,形成舆论场。

  报道播出后,中央、省、市三级纷纷发出公告:

  临汾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组,要求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非法排污企业,坚决打击污染企业背后的“?;ど 保纤嘧肪坎蛔魑?、滥作为、失职渎职人员的责任,对涉嫌违法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决不姑息迁就?;队挛琶教搴蜕缁峒喽?。

  山西省环保厅立即成立“4.17报道山西三维集团环境问题督查组”于报道当晚赶赴现场进行督导,组织力量对污染场地进行实地勘查,对废水和工业废渣进行布点监测,依法对2名村干部进行行政拘留,目前各项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生态环境部迅速采取措施,一是联合山西省人民政府进行挂牌督办,要求临汾市人民政府依法依规严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政府及监管部门履职情况等问题,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二是会同证监会对三维集团进行上市公司联合惩戒。我部已第一时间将三维集团环境违法信息通报证监会,并依据上市公司环境违法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其进行联合查处。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舆论走势图


  通过大数据舆情系统分析发现,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污染大户身边的“黑?;ぁ薄泛螅?7日当天并未引发大量舆论。而在第二日,受“视记者暗访遭“扣押”!一个45亿资产的大公司恶行昭然天下…”“央视记者在山西暗访化工国企遭扣押,村干部:不说好出不了村”等相关信息影响,舆论走势突然飙升,并在18日10时到达顶峰。随后,舆论走势箭头调转方向,开始出现缓和,但在18日的18时、19日的4时,再次出现反转,然而整体舆论传播力度已经较弱。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信息来源统计图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截至19日7时,全网相关信息共17508条,通过信息来源统计图了解到,该事件的舆论主阵地是新浪微博平台,占比超总量的80%,而新闻网站紧随其后,占比超12%。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世界华人网、澳洲网等外媒也对此事进行了转发关注。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舆论情感分布图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关键词云


  对于该舆情,网民的负面情绪占主导地位,且在舆论场蔓延严重?!吧轿骱槎聪匚シㄎ廴臼录贝嬖谥疃嗝舾写驶?,如“扣押”“黑?;ぁ薄拔廴尽钡鹊龋菀滓⑼竦娜撼?。而“记者”“污染”“举报”“扣押”则是此舆情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说明“记者举报污染被扣押”是整个事件的最热点之一。

  舆论引爆点

  “第四权利”被“扣押”。“第四权利”是西方社会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比喻,它是指除立法、行政、司法外的另一种权利。而在中国,记者往往有“无冕之王”的称谓,媒体不仅是党的喉舌、是党和群众的桥梁,也是群众对社会、政府、企业的监督工具。然而,在山西洪洞县,这个“第四权利”“无冕之王”“监督工具”却遭遇了“扣押”,此举不单止挑战了法律的权威,也视群众权利于不顾。

  污染环境顶风而上。近几年,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国人的心病,也成了党和国家治理的重点。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员干部到社会群众,均对碧水蓝天充满了期盼。在这个节骨眼上,山西洪洞县弃全局于不顾,违反党和国家的决策,更是视群众身心健康于无物,于情于理于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官方不作为“甩锅”。通过新闻报道可以了解到,沟里村村干部举止嚣张,大有本地“地头蛇”的风范;而洪洞县环保局副局长则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逼急了便以“村里人不管,活该?!钡姆绞健八薄W魑钡氐幕繁>指本殖?,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污染问题,不谈如何解决如何管理,却想方设法为自己推脱责任,实属是一个“太平官”。想必在事件问责处罚时,他甩的“锅”便变成了头顶的“乌纱帽”吧。

  传播形式运用多样化?!吧轿骱槎聪匚シㄎ廴臼录钡钠毓饽谌?,运用了视频、图片、动图、文字等形式,可谓图文并茂,也做到了有理有据。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吸引网民的阅读,有利于在多渠道多平台的传播。根据记者整理统计,相关信息在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报刊、论坛、视频、博客等平台均有发布,实现了全覆盖。

  分析师点评

  “山西洪洞县违法污染事件”,单就舆情前期处置来说,算是及时到位。中央、省、市三级分别就此舆情下达了指示和任务,对涉事人和涉事企业均做了相关管制和处理。

  但此舆情后续仍存在较大风险点。

  社会性?;繁N侍庖丫仙搅斯艺铰圆忝?,是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一。社会物质生活的稳步提高,群众的需求也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转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迫切,优美的宜居环境便是其中重要一环,它是社会每一个组成个体的要求。而山西洪洞县因企业污染,导致了民不聊生,田无所种,已经引发了社会大众的群嘲,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群体性。透过记者采访受害村民的谈话,可以发现村民也曾多次试图反抗,拒绝排污,但却被压制。而污水直排对象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内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四成以上的三晋人民,是山西百姓名副其实的母亲河。虽然产生的直接污染发生在洪洞县,而间接污染的确是整个山西,这为山西人民的饮水用水安全埋下了隐患。舆情的曝光,极易引发山西人民的群体性“围攻”。

  传播性。虽然舆论传播走势图受各级部门及时发布的公告影响,已从最高点回落,但仍存在反弹风险。其舆情处置的重点在于后期,是官方如何对违法企业、违法官员、“黑保护”的处罚和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的修复。若处置不当,可能导致舆论传播的再次强势攀升,形成二次加压态势,对于环保部门的形象和新时期党员干部有所为的担当造成不良影响。

  环境受污染,到底是谁“活该”?显而易见的是,不应该是无辜的群众“活该”,谁种的恶果,就应当谁来品尝其中的滋味。在让种恶果的人品尝滋味时,职能部门也要注意斩草除根,杀一儆百,还群众一片金山银山。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