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记者 刘丰 实习生 柳蔚雯刘玉娜
冷转运生于1945年,1954年全家从黄陂迁至武汉市。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冷转运一家七口人,靠着政府每月20元的救济生活,从那时起他把这份恩情便记在了心间。16岁那年,冷转运开始在一家理发厅做学徒。“师傅跟我说,你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冷转运把师傅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时时刻刻规范着自己的言行。
1964年,19岁的冷转运应召入伍,前往广东南海舰队,在一座小岛上服役。服役期间,因有理发的手艺,他从自己每月9元的津贴中拿出4元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主动承包岛上大小官兵以及亲属的理发工作。由于岛上没有正规的理发店,冷转运还利用节假日为岛上的居民义务理发。
退伍后的免费理发工
1969年,冷转运退伍被分配到汉阳钢铁厂工作。
“那时候我们都学雷锋做好事嘛。”工作之余,冷转运在厂澡堂边设立了一个免费理发点,帮同事们理发。由于厂里人多,冷转运差不多每天都要晚两个小时才能回家。
退休后的冷转运也闲不下来,他在四新社区设立了一个“冷师傅义务理发点”,每月15日,不论风吹雨打都准时守候在此为人免费理发。不少老人年龄大,行动不便,冷师傅便登门服务。
一位福利院的中风老人需要理发,家人找遍了周围所有的理发店,甚至开高价也没人愿意前去帮忙,无奈打电话向冷师傅求援,冷师傅二话没说,拎着工具就来到福利院。很多老人过世后,亲属们都会请冷师傅为老人做最后的理发工作。有人问他是否忌讳什么,他却说:“这有什么好忌讳的,这也是给人家帮忙嘛。”
“我们全家一直为能有这么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始终不变的军人作风给了我们很大影响。”冷转运的儿子冷海波评价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