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丁雅纨
如何让运动真正融入幼儿生活?近日,武汉市武昌区机关幼儿园用一场“童趣运动会”给出答案。该园通过“乐活体能计划”系列活动,让学生体能大循环、自主运动路线设计和趣味竞赛等创新形式,让全园幼儿在游戏中解锁运动潜能。
图纸变赛道培养“未来工程师”
在体能大循环活动现场,中(2)班的幼儿忙着与小伙伴们对照设计图搭建赛道?!拔颐窍氚雅逝兰芎推胶饽玖鹄?,这样就像闯关游戏!”班主任介绍,幼儿园打破传统体育课模式,鼓励中大班幼儿自主设计运动路线。孩子们经历“绘制草图-预判风险-调整方案”的完整流程,将原本零散的运动器械组合成“勇气攀岩”“平衡岛探险”等特色赛道。
这种“把图纸变为现实”的项目式学习收效显著。许多老师发现:“孩子们在搭建中学会了测量间距、评估安全性,甚至用积木模拟结构稳定性,这是意外收获的教育契机?!?/p>
个性化竞赛激活成长动能
幼儿园通过三个月的跟踪记录,精准捕捉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兴趣图谱:小班偏爱投掷类游戏,中班幼儿热衷障碍挑战,大班孩子则展现出强烈的团队竞技需求?;诖?,园所量身定制分级赛事——小班“春日投掷乐”用卡通靶盘提升手眼协调,中班“跃动精灵”设置可调节高度的跨栏装置,大班“欢乐'拔'不?!币攵踩魏由⒅踩胧г?,通过红蓝两队的积分制激发策略思维。
活动现场,一名大班孩子在完成跨栏后兴奋地说:“我教妹妹在家用枕头练习,现在她也能跳3个啦!”这种运动热情的“家庭迁移”正是园方期待的效果。
家校共育打造运动生态圈
值得关注的是,该计划创新家校联动机制。拥有健身教练资格的家长组成“运动智囊团”,参与课程设计;医学背景家长研发《幼儿运动防护手册》;更多家庭则通过“21天运动打卡”将健康理念延伸至社区。家长志愿者周先生边指导投掷技巧边说:“现在周末楼道里都是跳绳、拍球的孩子,比宅家刷屏有意义多了!”
“运动不是目的,而是成长的载体?!痹俺こ罗北硎荆锥敖中罨肮鄄?支持-拓展”的体能教育模式,下一步将建立幼儿运动发展数字档案,通过AI动作捕捉技术提供个性化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