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老的万寿宫旁悄然孕育,在悠悠的豫章学堂里茁壮成长。七十九载风雨兼程,武汉市第七中学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出色的育人成果,成为市级示范学校里的佼佼者,散发着独特魅力。
学校一直秉持“悦纳自我·享受教育”的理念,以“诚信进取,乐学善思”为校风、“乐业高效,博学善导”为教风,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广阔舞台。如今,七中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高目标奋勇前行。
德育为先,点亮成长灯塔
“教育不只是教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成为成长的主人?!蔽浜浩咧械匙苤榧浅录已蕹U庋?。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以“大思政建设”为主线,借助国旗下讲话、校园文化长廊等平台,开展青年团员主题活动,用多种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生动有趣。拍摄主题教育视频《向国旗敬礼——我爱你中国》?!翱吹绞悠道锬切└腥说幕妫叶宰婀陌盍?!”学生吴思亦感叹。通过这些活动,校园里爱国主义氛围愈发浓厚。
法治教育彰显德育特色。学??鼓D夥ㄍソT?、大法治课等活动。参加过模拟法庭的同学张子涵说:“在模拟法庭上,我扮演法官,那种感觉太神圣了,也让我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p>
学?;箍枇宋难纭⑹榉ㄉ绲?0多个社团,并聘请专业老师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讲座;邀请职业生涯规划导师来校讲座,帮助高中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三年来,学校涌现出近40名市、区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一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强基,筑牢成才根基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七中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优化教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学科研,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活动,近三年学??埂翱翁霉鄄臁弊ㄌ饣疃?0多场,干部和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每年听评课达600多节次。李宗琴老师说:“通过相互听课学习,既能取长补短、找准方向,又能开阔思路、积累经验,自身课堂驾驭能力有了很大提升?!?/p>
教学科研方面,七中成果丰硕。2024年以来,教师在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6节次获奖,论文30篇次获省、市、区级表彰,60余件教学成果获各级表彰,3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笆奈濉笔屑豆婊翁馔ü衅诩觳?,被评为“优秀”中期成果。
智慧校园建设上,学校也走在前列。整合信息发布、电子办公、资源管理、师生评价等工作,形成综合质量评估体系。2023年,学校顺利通过武汉市“四星”级智慧校园评估。在各类科技比赛中,学生们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中,2名学生获全国二等奖;2024年湖北省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人工智能项目中,2名学生获省一等奖,还包揽了NOC竞赛智造未来项目全市前三名。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高考,重点本科全口径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在全市同层次学校中保持前列。
体艺添彩,铺就多元之路
高一开设艺术鉴赏课,高二设置专业课程,高三安排复习备考……外出写生、作品评展、全能模拟,学生从零基础起步,挑战自我、不负韶华,踏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美术生夏雨乐说:“学校的艺术教学安排得很合理,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高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苯?,美术“双过线”人数占比超95%,综合成绩最高分位居全省第306名;新艺考上线率100%,其中1人文化、艺术综合成绩达全省第46名。2025届全省美术联考更加出彩,260分以上2人,位列全省前40名。
七中还是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副主席学校、湖北省排球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多年来,学校坚持排球教育,全员宣教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学校排球队成绩斐然,近三年获国家级比赛第一名1次,省级比赛冠军2次,市级比赛冠军4次,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排球队员梅高昆说:“在排球队里,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也变得更坚强了,我会一直努力,不断超越自我?!?/p>
新时代,新征程,武汉七中将继续秉持“悦·享”教育理念,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续写辉煌篇章。 (文/王媛 吴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