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狄鑫
通讯员 黄雪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武汉市陈家墩学校的“养正润植园”内生机盎然。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在薄荷田里忙碌着,他们弯下腰采摘叶片、走进实验室萃取精华、分工协作封装茶包……这片绿意盎然的园地,不仅是学生亲近自然的课堂,更成为劳动教育与跨学科实践的生动舞台。上课铃响,孩子们欢快地奔向润植园田埂,解锁绿色的奥秘。
播撒希望: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绿洲
“养正润植园”是陈家墩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这里被划分为“花草园”“蔬菜园”和“药草园”三大区域。春播时,高年级种植社团的同学们将目光聚焦于“药草园”中的薄荷田。翻土、播种、浇水,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完成了亲手种下幼苗。种植社团老师高瞻介绍:“种植薄荷不仅是劳动,更是生命教育。孩子们观察种子发芽、叶片舒展的过程,感悟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规律?!?/p>
劳动节前夕,薄荷田已是一片葱郁。叶片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清冽的香气随风弥漫。同学们分组协作,小心剪下茎秆,准备开启一场“从田间到实验室”的奇妙旅程。“原来薄荷不仅能观赏,还能做茶和药膏!劳动让我们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学生陈李逸兴奋地说道。
在科学实验室里,同学们将劳动实践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制作薄荷膏的环节考验耐心与细致:洗净叶片、晾干剪碎、萃取精华、调配蜂蜡与橄榄油……每一步都需严谨操作?!敖涟枋币人伲露纫刂圃?0度以下。”高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孩子们紧盯容器,手中的玻璃棒匀速转动,混合物逐渐浓稠。当第一罐薄荷膏凝固成型时,清凉的药香弥漫开来,欢呼声瞬间充满教室?!霸创彻ひ照饷从腥ぃ∥一丶乙搪杪枳?!”学生李东俊举着成品,满脸自豪。
另一组同学专注于薄荷茶的制作。他们精心挑选鲜嫩叶片,漂洗后摊晾、炒制,最后封装成茶包。劳动与技术课的手缝技术操作、美术课的包装设计、语文课的赠语撰写……跨学科的融合让劳动实践更加丰富?!罢夥莶璋透鲜?,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孩子们将劳动成果化作感恩的礼物,传递温暖与敬意。
“养正润植园”不仅是劳动实践的基地,更是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平台。在这里,数学课学习测量土地面积,科学课观察植物生长周期,了解萃取原理,语文课撰写观察日记……“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学科知识联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协作中培养品格。”学校德育副校长王璐说。
学生孙刘悦在实践日记中写道:“亲手种下一株薄荷,才知道每一片叶子都来之不易;亲手做一罐药膏,才明白传统技艺的智慧。劳动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与感恩。”本次五一劳动节特别活动,让同学们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
六(1)班汪梓轩的家长感慨道:“孩子回家后主动帮忙做家务,还教我垃圾分类,劳动教育真的改变了他们!”。收到孩子在学校亲手制作的薄荷膏,家长们既欣慰又感动。
据悉,未来该校计划将继续开发“润植园”,并引入更多传统手工艺项目,如制作艾草香包、种植中草药等,让劳动教育持续深化?!拔颐窍M扛龊⒆佣寄茉谀嗤劣牒顾懈惺芾投南苍茫诳缪Э剖导谐沙の娣⒄沟男率贝倌??!币δ萱3ぴ诨疃芙嶂兴?。